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江西要聞

有顏值更有價值

——橫峰縣全域打造內外兼修的秀美鄉村

2021年12月25日08:43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早就聽說橫峰縣鄉村秀美,可謂鄉鄉有特色、村村有亮點。

果真如此嗎?冬至過后,記者來到橫峰,徜徉於藍天白雲下的山村田野,看山、望水、憶鄉愁。鄉村之美,首要是干淨,但更重要的是守望精神之根、探索發展之基、找到活力之源。

守望精神之根——保護傳統村落 傳承歷史文脈

每個村庄都有其特殊的靈魂。無論是依山為伴,還是擇水而憩,古人在選擇居住地時,注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2015年底,橫峰在編制《秀美鄉村全域規劃》時,就注重破解農村“千篇一律 如出一轍”的問題,統籌村庄、產業、土地、旅游、環境、公共設施配套等因素,系統重塑鄉村的空間布局、生態體系和產業體系。

依據全縣范圍內的村庄布局、功能定位、產業發展,構建“一線四區”發展布局,即以320國道、205省道等縣域干線為紐帶,打造“錦繡長廊”,形成市民休閑採摘游樂區、鄉村休閑康養旅游區、生態農業鄉村體驗區、紅色生態旅游示范區等東南西北四大片區。

沿著用舊石磨盤鋪設的鄉間小道,穿過“讀書林”“尊師亭”,在舊瓦片、書屋中感受蘇家塘自然村耕讀傳家的氣息﹔

步入黛瓦粉牆、旌旗獵獵的灘頭自然村,一塊方方正正的習武場是村民鄉愁所在,站在場內聆聽楊家人練武、保家衛國故事,歷久彌新﹔

漫步在蜿蜒逶迤的一鳴路,游覽聶家畈自然村的黃道公園、黃道廣場,感受“到處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是日新月異的進步”紅色情懷。

試點實踐、串點成線、沿線連片,全縣660個25戶以上自然村結合各自基礎,按照“景點村15%、亮點村15%、普及村70%”分類打造、全域推進。不必奔赴遠方,即可開門見山、闔窗聽水。

探尋發展之基——改良傳統產業,引進特色產業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如何為村民找到“金扁擔”?橫峰的思路是改良傳統產業、引進特色產業,讓鄉村宜居更宜業。

擁有160多年油茶種植歷史的橫峰,與高校協作,推出長林系列和贛無系列新品種,油茶產量提升30%,油茶種植面積從去年的22.7萬畝擴大至27萬畝。為了快速推進油茶低改,12月18日,縣政府制定油茶苗統一指導價,三年的大苗從每株15元降至6.8元,當日就吸引農戶購苗數千株。

油茶是橫峰全面構建“3+2+N”產業體系之一。

“3”,除了油茶,還有葛根、馬家柚等主導產業,通過新建葛研究所、葛育苗中心、葛種質資源圃,開發“贛葛2號”新品種﹔引進投資10億元的“萬畝馬家柚智慧種植園”項目,讓荒山變金山。

“2”,是通過發展制種、甘薯產業,推動制種生產、擴大種苗培育基地,打造“橫峰種倉”﹔將種植傳統澱粉紅薯轉為種植富硒果薯,並依托“叮咚”等電商平台走向全國。

“N”,就是大力實施“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工程,全縣15.6萬畝耕地,流轉了7.8萬畝,建成採摘基地121個,實現四季有花、有果、有景、有樂、有效益。

依托以上農業產業,橫峰全面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建立九甲食品物流產業園,引入電商企業201家,加速推動頭部物流企業在橫峰建立贛東北轉運中心。去年,橫峰實現電商銷售額14.96億元,其中農產品電商銷售額近5.1億元,列2021中國縣域電商競爭力百強榜第91名。

找到活力之源——激發支部活力,引導村民自治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如何理順關系並推動鄉村治理,直接關系秀美鄉村建設的成敗。

橫峰的答案是,在行政村推行支部“1+1”和黨員“1+N”黨建模式,每月開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把支部建在產業上,將支部活動地點從會議室“搬”到產業基地和田間地頭,以黨建促進產業振興。在自然村建立“1+4”和“1+N”(即黨小組+理事會、促進會、互助會、監事會和1名黨員包若干農戶)鄉村治理體系,確定村民在創建中的主體地位,做到民事民建、民事民管,鄉土文明在自治中不斷升華。

一步一景的梧桐畈自然村,在村民理事會引領下,完成“七改三網”(七改即改水、改路、改溝、改廁、改塘、改房、改環境,三網即電力、廣電、電信網絡建設)。天鵝竹樓、荷花夢橋、小木屋、花港觀漁、風荷水榭、藕湖棧道等設施點綴在山水間,梧桐畈從“無杆村”變身江西省4A級鄉村旅游點、省級生態休閑農業示范點。

夏陽自然村理事會積極對接露營團隊,以集體荒山承接帳篷露營、木屋露營,讓沉寂的鄉村變身庄園,不僅帶來數萬客流,還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思路決定出路。在秀美鄉村建設中,橫峰鍛煉了隊伍,培育了理事會,未來他們必將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記者 陳化先)

(責編:毛思遠、羅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