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鄉復綠廢棄礦山6萬多畝
生態向好 產業富民

“老彭,你這地怎麼黑得像炭?”在江西萍鄉市蘆溪縣源南鄉石塘村,不少人看到彭會雲家的臍橙果園,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彭會雲總是笑著說:“因為就是煤炭呀。”
老彭的這片果園,曾經是礦山。這片礦區名叫思古塘,山下面打著洞挖煤,山上堆著滿山的煤矸石。上世紀90年代,石塘村90%的人都要到礦上討生活,老彭在那個時候,也下了井成為一名礦工。
2009年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萍鄉市有9萬多畝廢棄礦山需要生態修復。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萍鄉干部開始把目光對准了這些廢棄礦山:如果能在生態修復的同時引入社會資本,發展富民產業,那就再好不過。
“我們當時想包一片荒山,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給介紹了這片礦山。”江西一家生態農業公司的負責人魏遠忠說。那時的老彭離開煤礦也有一段時間了,在村裡當了村委會主任,聽到鄉裡干部說有人要承包礦山,感到好奇:“這全是煤矸石的礦山,能種臍橙?”
魏遠忠決定承包礦山種植臍橙,是有底氣的。他們帶了專業的土壤成分檢測設備,經檢測發現,雖然地表覆蓋了一些煤矸石,但是下面的土壤受到的影響並不大。用挖掘機平整土地,撒下化肥,將收來的稻稈埋在土下,改善土壤,再把山坡整成適合種植臍橙的條帶狀。第二年,臍橙樹就在山上生了根。
臍橙第一次挂果時,鄉親們還是有顧慮。有人勸彭會雲:“你種了,大家才敢跟著一起種!”因為表面的煤矸石對臍橙的種植影響不大,所以老彭的家人沒有把它們全部挖掉,只是稍作平整,就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黑”果園。和以前不同的是,現在的黑,是黑中有綠。“今年挂5萬斤果沒問題!”老彭笑著說。
如今,魏遠忠的公司在萍鄉承包的礦山已有3000畝。源南鄉政府以財政資金入股的方式讓脫貧戶參與分紅,全鄉294戶脫貧戶每戶年分紅200到1000元。截至目前,萍鄉市已爭取國家和省財政投入近4億元對廢棄礦山實施復綠,9萬多畝廢棄礦山已復綠6萬多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