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本網專稿

“學習二十大 擘畫新征程”|2023“江西兩會”代表委員系列訪談

開創寧都產業強、城鄉美、百姓富、風氣正新局面

——江西省人大代表、寧都縣縣長何國杰接受人民網專訪

李途遙
2023年01月14日10:17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2023年江西兩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在會議召開期間,人民網推出“學習二十大 擘畫新征程”|2023“江西兩會”代表委員系列訪談節目,聚焦各地如何將兩會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相結合,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的新篇章。 江西省人大代表、寧都縣縣長何國杰接受了我們的專訪,以下為訪談實錄:

人民網:今年的省兩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作為省人大代表,今年省兩會,您最關注的話題是什麼?帶來了哪些議案?

何國杰:今年省兩會,我最關注的話題是如何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次我帶來的代表建議是:做大做強鋰電新能源產業,助力寧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寧都縣鋰礦資源豐富,氧化鋰(Li2O)資源保有量達4.4萬噸,佔贛州市保有量的50%以上﹔鋰輝石礦石保有量達369萬噸。當前,我們委托地質大隊對全縣鋰礦資源開展了普查調查,找礦行動有重大突破。

去年10月,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做優做強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業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了10條政策性強、含金量高的具體措施。近年來,寧都縣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搶抓產業戰略機遇期和發展窗口期,積極融入全省發展大局,以寧都贛鋒鋰業有限公司為龍頭,緊盯鋰電新能源產業及上下游領軍企業,通過資源招商、產業招商、鏈式招商,引進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強項目,初步形成了以鋰電產業為基礎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寧都贛鋒鋰業2022年產值突破50億元、納稅超3億元﹔總投資10億元的珠海漢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2億支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總投資50億元的鈦時代年產3GWh復合鈦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投產,總投資160億元的江西緯景年產15GWh鋅鐵液流電池項目已開工建設。這些項目持續落地投產后,寧都的鋰電新能源產業將發生大的飛躍。為加快寧都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迅速做大做強,建議省政府在規劃全省鋰電新能源產業時,將寧都作為重要的生產基地進行布局﹔成立產業引導基金,對寧都鋰電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予以重點支持,並在新能源開發指標配置、土地指標等要素保障、專項債券配套上予以傾斜。

人民網:接下來,寧都縣將如何做好學習宣傳,推動省兩會精神落地見效?

何國杰:省《政府工作報告》站位高、聚焦准、部署實,為寧都今年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下一步,就是要深入學習省兩會精神,將其落實到行動上、貫徹到工作中,真正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實施“三大戰略、八大行動”,按照寧都縣委“11234”工作思路,不斷開創寧都產業強、城鄉美、百姓富、風氣正新局面,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的寧都篇章。

一是在深入學習上下功夫。省兩會,特別是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2023年工作思路,干貨很多,含金量大。我們將把學習貫徹好省兩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將其作為政府黨組理論學習重點內容,認真把握2023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奮斗目標,立足寧都新情況,找准工作著力點,切實把兩會精神轉化為做好寧都各項工作的創新思路和具體舉措,把我縣工作謀得更實、抓得更緊、干得更好。

二是在廣泛宣傳上下功夫。在學深悟透和融會貫通上下真功、求真效,深入研究政策,精准把握要求,把省兩會精神與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結合起來,創新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縣內各種媒介,通過新聞報道、系列評論、專題闡釋等多種方式深入宣傳解讀兩會精神,推動兩會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社區,積極營造學習貫徹濃厚氛圍。同時,我與寧都的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帶頭宣傳兩會精神,把自己參加兩會的真情實感講給大家聽,通過我們生動的講述、廣泛的宣傳,推動兩會精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人民網: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一年一度的省兩會,吹響了新號角,也開啟了新征程。下一步,寧都縣將重點做好哪些方面工作,確保一季度開好局、起好步,實現開門紅?

何國杰:開局關系全局,起跑影響后勢。省兩會擂響了奮戰新征程的戰鼓,給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將積極搶抓機遇,按下“快進鍵”,全力“拼經濟”,確保一季度開好局、起好步,實現“開門紅”。

一是抓項目、擴投資。堅持“大干項目、大抓落實”,深入實施“三大戰略、八大行動”,以項目大建設拉動經濟大發展。積極爭項目,緊盯國家投資導向,搶抓國家穩投資、擴內需“窗口期”,爭取抽水蓄能等一批重大項目納入國家長期發展規劃,力爭南豐至寧都至瑞金鐵路等重大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力推項目,開展“重大項目建設年”活動,實施一季度“賽馬比拼”,集中力量主攻“八大行動”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省道448城區段公路改建等“大交通”、梅江灌區工程等“大水利”、博生高中等“大民生”項目建設,力爭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二是扶實體、興工業。大力推進招商興工,堅持強鏈延鏈補鏈拓鏈,著力引進一批與我縣主導產業關聯緊密、財稅貢獻高、產業集聚強的重大項目,力爭引進重大項目50個以上、“5020”項目10個以上,實際引進內資突破100億元、利用外資突破5000萬美元。聚焦“1+2+N”產業,加快推進新型輕紡服裝產業發展,壯大集群規模,做大做強首位產業。全力推動贛鋒鋰業、鈦時代、竣昌科技等企業提質增效,緯景儲能、永電新能源等項目加快建設,引進一批新能源項目落戶投產,實現鋰電新材料產業提層次、強實力、上規模。支持贛能電子、艾特米科技等企業達產達標,建設廣德科技智能電氣設備產業園、港瑞科技等項目。推動蒙天乳業做大做強,推進東方希望、溫氏乳業等項目加快落地﹔支持晟陽餐飲擴產增效,高標准建設預制菜為主的食品產業園,力爭用三年時間打造成全國預制菜示范縣。

三是強農業、助振興。以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為統領,推動寧都農業揚優成勢,實現產銷兩旺、產業富民。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穩定糧食播種面積100萬畝、產量40萬噸以上。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三年行動,堅持鞏固、提質、增效,推動設施蔬菜規模化、產業化,再建3000畝、總面積達到6萬畝以上。推動“傳統農民”向“職業菜農”轉變、“生鮮菜”向“預制菜”轉變、“種菜”向“賣菜”轉變。推進臍橙產業標准化、生態化,統防統治抓好柑橘黃龍病防控,新增標准化臍橙基地1萬畝、總數達30萬畝、總產量20萬噸以上﹔推進黃雞產業工業化、商品化,年出籠穩定在1億羽以上,逐步實現以活禽銷售為主向食品加工過渡。加快農業基地建設,力爭建設富硒農產品示范基地10個以上、粵港澳農產品供應基地10個以上,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四是美城鄉、促融合。把城鄉建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城市方面,以創建省級衛生城、文明城、“雙擁”模范城為目標,按照“內提外擴、板塊推進”思路,有序推進翠微新城、城南新城、梅江老城建設,建成州城文化街區,統籌推進城區雨污管網、燃氣管道、空中網線等改造,實施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完善農貿市場、停車場。加強城市管理,出台廣告管理、秩序治理、市政建設等規范性文件,推動城市管理提質提效,讓城市更溫暖,更具人文關懷。鄉村方面,縱深推進“2+X”示范點建設,按照“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思路,對所有圩鎮實施改造提升﹔以點帶面建設美麗鄉村示范區、示范帶。加快補齊農村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短板,實施450公裡“四好農村路”項目建設,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推進農村電網鞏固提升、農村飲水提檔升級,把鄉村建設得更加宜居。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一體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處理、農房整治、村貌提升,把鄉村建設得更加漂亮。

五是惠民生、保穩定。緊緊圍繞就業崗位、托幼園位、上學座位、醫療床位、養老點位、停車車位、如廁廁位等問題,著力補短板、強弱項,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堅持穩崗就業,實施就業優先和積極的就業政策,開展“寧都廚師”“寧都幼師”萬人培育行動,多渠道解決重點群體就業問題,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堅持教育優先,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加快公辦托幼機構建設,新增園位2000個以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開工建設9所城區學校,對農村學校規范化建設、標准化提升,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加快建設健康寧都,科學精准防控疫情,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實施“三醫聯動”攻堅行動,推動鄉鎮衛生改造提升,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聚焦“一老一小”,建成投用社會福利中心二期,建設公辦醫養結合機構、嵌入式社區養老院、區域性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對鄉鎮敬老院實行規范化、標准化、適老化改造﹔完善困難兒童保障自然增長機制,讓困難兒童保障更加充分。一體推進城區“公廁改革”,加強停車車位建設,讓市民享受更方便的服務。深化法治寧都、平安寧都建設,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保持社會和諧、長治久安。

(責編:羅娜、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