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二十大 擘畫新征程”|2023江西兩會代表委員系列訪談
聚焦數字經濟 優化營商環境 持續提升發展能級
——江西省人大代表、新余市新宜吉合作示范區管委會主任雷蕾接受人民網專訪

【編者按】2023年江西省兩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在會議召開期間,人民網推出“‘學習二十大 擘畫新征程’|2023江西兩會代表委員系列訪談”節目,聚焦各地如何將貫徹落實省兩會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相結合,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的新篇章。江西省人大代表、新余市新宜吉合作示范區管委會主任主任雷蕾接受了我們的專訪,以下為訪談實錄:
人民網:今年的省兩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作為省人大代表,今年省兩會,您最關注的話題是什麼?帶來了哪些議案?
雷蕾:最關注做優做強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我們接下來五年“怎麼干”,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我找到了答案。報告在未來五年工作總體構想中提出了數字經濟規模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45%以上。在實現路徑中明確指出,深入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加快建設“智聯江西”,打造中部地區數字產業發展集聚區、產業數字化轉型先行區、場景創新應用先導區、數字營商環境示范區。目標令人振奮,路徑為我們指明了奮斗的方向,我們當盡非常之力、顯非常之為、一錘接著一錘敲,方能見非常之效。
今年我帶來了三個議案。一是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方面。我們應該搶抓鋰電產業風口期,支持並幫助頭部企業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大作為。贛鋒鋰業公司作為全國鋰電產業的龍頭企業,基於多年來對科技研發上的大量投入和人才積澱,希望借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機會,通過靠大聯強合作共建全國重點實驗室。懇請在其與大院大所就信息獲取、對接溝通等方面能得到省政府及省科技廳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指導和幫助。二是支持新余國家海綿城市示范城市創建方面。新余高度重視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高位推動該項工作,聘請了中規院編制申報方案,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加快實施了一批項目,圓滿完成省廳下達的任務,去年成功入選省級示范城市。新的一年裡我們總結過去兩次申報國家示范城市的經驗教訓,繼續申報第三批國家示范城市。懇請省政府一如既往對我市申報國家海綿示范城市給予大力支持並幫助協調住建部、財政部、水利部相關部委對我市的創建工作給予大力支持。三是推動資本招商方面。產業對現金流量、金融配套的需求越來越高,“資本招商”作為“招商引資”模式的補充愈發重要。建議充分發揮省屬國企的人才、資金、管理等優勢,在縱向上推動省市縣三級合作設立創業投資、產業投資基金﹔省級層面出台政策,在橫向上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助力江西產業發展。
人民網:接下來,您如何把這次會議精神帶回去,把省兩會精神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
雷蕾:一是做到學深悟透。這次會議是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為未來五年把航定向。尤其是省《政府工作報告》,既指方向,又教方法,其中很多新提法、新理念對我很有啟發性,例如:開發區改革創新工程提到了“小管委會+大公司”模式,非常值得我們在工作中加以實踐﹔二是做到知行合一。在新的一年工作中我們將把貫徹落實省兩會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圍繞示范區黨建引領、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三大主業,在創建品牌、招大引強、精細化管理上求突破,爭取更好的成績﹔三是做到履職盡責。人民代表人民選,人民代表為人民,作為新代表,我會苦練本領、感恩奮進,認真履職,反映百姓的心聲,解決百姓急難愁盼事,傳播黨的溫暖。
人民網: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一年一度的省兩會,吹響了新號角,也開啟了新征程。下一步,新宜吉合作示范區將重點做好哪些方面工作,確保一季度開好局、起好步,實現開門紅?
雷蕾:一是招商引資再發力。聚焦數字經濟,精准選取賽道,既抓軟件,又注重硬件﹔既注重人口引入,更注重科技支撐﹔既瞄准“專精特新”企業,又注重營造數字產業生態。發揮航天二院、百度、阿裡等頭部企業和聯東U谷、中電光谷等全國排名靠前產業運營商的引領作用,在產業鏈式招商和資本招商上求突破,全力為企業的招、落、穩、擴做好“店小二”和“媽媽式”服務。
二是項目建設再加速。按照“四精”理念,做好已開工項目的管理,同時加快做好文體中心、高中、公園、信創產業園等31個新建項目的前期工作,確保要素保障全力跟進。
三是招大引強再聚焦。我們以EOD為導向的水系生態治理與數智新城項目總投資50億元,已在國家生態環境部成功入庫,我們將此為契機,加快推進與中能建等大型企業洽談片區開發項目,算大賬、算長遠帳,引進社會資本進行滾動開發建設,既帶資金,又導產業﹔既做建設,又做運營﹔在減少政府資金投入的同時,全面推進示范區片區開發的落地,力爭項目早落地、早見效。
四是效能作風再提質。堅持“不破法規破常規”,全力推進“小管委會+大公司”改革,全力推進股權合作、投融資公司市場化等改革進程。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持續完善新區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聚焦企業的“堵點、痛點、難點”,深化完善“容缺辦理+承諾制”,推動企業注冊、規劃建設、項目審批等行權事項精簡整合流程再造,不斷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構建既親又清的政商關系,全力打造“說到做到、快捷高效”的一流環境,全力提供“隨叫隨到、無事不擾”的優質服務,全力營造“踏進新區門、便是自家人”的溫馨氛圍。整合現有資源、政策,不斷提高政策精准性和實效性,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不斷提升招商引資競爭力。強化政策落地的服務保障,落實兌現穩企惠企政策,持續提升企業發展能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