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有孝子
——南昌航空大學研究生趙建軍“帶母求學”記

“子欲孝而親尚待,是上天給自己最大的恩賜。”這是南昌航空大學軟件學院研究生趙建軍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他從學校來到醫院,在病床旁照料母親﹔在母親病情穩定后,他又從醫院帶著母親來到學校,邊求學邊照料,不離不棄……
“我就是媽媽的雙腿,帶著她走向幸福生活。”趙建軍說。
突接噩耗 堅定前行
趙建軍是南昌縣廣福鎮人,他原本擁有一個平凡但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2018年9月18日這一天,趙建軍父母遭遇車禍,父親重傷、母親癱瘓,當時正在圖書館備考看書的趙建軍,聽到父母出車禍的消息后猶如五雷轟頂。當時21歲的他一時不知所措。
急急忙忙地趕到醫院的趙建軍,看到病床上的父母,一時慌了神。姐姐趙茜茜說,他從不知世事的小男孩,瞬間長大了。
“母親從ICU醒來,問了我三個問題,你怎麼來了,你爸爸怎麼樣了,你癱瘓在家的奶奶誰照顧啊?”趙建軍說,母親都重症在床,還記挂著家人,沒有忘記身上的孝老愛親的重任。這一刻開始,他知道,母親暫時倒下了,現在輪到他承擔起這個家的責任來了。
於是,等母親出了ICU,趙建軍便主動承擔起照顧母親的重任,三年如一日無怨無悔地在病床旁照料母親。“母親前后做了4次手術,手術后住在ICU裡隻能喝流食,我就在醫院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每天煮好粥送到病床前,一勺一勺吹涼了喂給媽媽吃。”
長期臥躺容易造成血液流通不暢,趙建軍便每隔幾個小時幫母親按摩、敷腿,晚上睡在病床旁,幫母親翻身,換水墊。他看著母親一天天好起來,笑容也越來越多,更加堅定了要一直照顧母親的決心。
醫院備考 帶母求學
趙建軍說,為了給雙親治病,家裡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了不少債務,他曾想放棄學業,好好照顧他們。母子連心,母親很快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不厭其煩地給他做思想工作:“建軍,再苦再難,都不要放棄讀書,要堅持你自己的夢想。”
受到母親的感召,趙建軍再次拾起了書本。“在醫院的幾年,我把作業帶到母親的病床前,在母親休息的時候,我就拿出電腦寫代碼,成功完成了我的畢業設計﹔每當晚上媽媽睡著后,我就到醫院的走廊或樓梯間去背考研的英語、政治。”趙建軍回憶道,病床旁邊放不下太多的書本,自己便去病房外的長椅上做數學試卷。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3月,趙建軍被南昌航空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研究生考試成績公布后,我的成績高出南昌航空大學分數線60分,隨后也順利通過了面試。但這個時候我很糾結,不知道能如何一邊照顧媽媽,一邊完成學業。”趙建軍說。
他的情況后來被校方得知,學校給他開了“后門”,將他和母親安排住在一間一樓的宿舍,並且免除了房租和水電費。
於是,為了圓求學之夢,也為了能繼續照顧母親,他選擇帶著母親讀研深造。“在媽媽病情穩定后,我便從醫院帶著她來到學校,開始了‘帶母求學’之路。”每天早上不到六點就起床,為母親洗漱、按摩、做早餐。在安頓好母親后,他便匆匆前往實驗室學習。晚上回到宿舍,臨睡前,再給母親洗腳按摩,做康復運動。
天氣好時,趙建軍隻要有時間就會用輪椅推著母親去校園晒晒太陽,看看校園、講講趣事。“看著媽媽笑容越來越多,感覺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趙建軍說,身邊部分同學受到他的影響,從基本不給父母打電話,到現在每星期都和父母聯系了。
“這一路走來,有太多人幫助我,我也希望能夠成為帶給別人光明的人。”如今,趙建軍母親身體越來越好,自理能力也越來越強,趙建軍便在空閑時間參加各種志願活動。去年疫情防控期間,他還沖在了一線,成為了一名志願者。(劉 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