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2萬余戶農戶,戶均增收1萬余元——
筍尖上的致富路

蒸煮、冷卻、彈衣、整形、入罐、殺菌、封罐……10月10日,走進樂安縣前坪工業區森林食品產業園的江西廣雅食品有限公司,隻見干淨整潔的標准化車間內,工人正有序在流水線上忙碌著,制作包裝各類竹筍產品。“我們企業年產值3.4億元,產品暢銷國內各地,更有40%的產品漂洋過海,被端上世界各地的餐桌。”江西廣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華自豪地說。
樂安縣是我省重點林業縣,森林覆蓋率達70.23%,現有毛竹林39.83萬畝。近年來,該縣依托豐富的竹林資源,大力發展竹筍食品加工產業,打響“樂安竹筍”品牌,將漫山遍野的“土特產”變成充實老百姓口袋的“致富筍”。
“竹筍加工看似簡單,實則內有乾坤。”陳光華介紹,經過加工,產品可以分成72個等級,產品附加值大大提升,最多可以提升200%。目前,樂安縣年生產加工竹筍19萬余噸,總產值達22.8億元,“樂安竹筍”品牌價值達13.71億元。
產業振興,當地百姓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家住樂安縣增田鎮石陂村的李梅花今年46歲,目前在江西登仙橋食品有限公司工作。“我以前在寧波務工,后來為了孩子回到縣裡,但少了很多收入。”李梅花告訴記者,2021年,江西登仙橋食品有限公司落戶森林食品產業園后,她便在家門口實現了再就業。“現在每月收入有四五千元,多的有時候有七八千元,同以前外出務工比也不差。”李梅花高興地說。據了解,該縣目前有18家竹筍加工企業,提供了千余個就業崗位。
竹筍加工產業的發展,不僅為當地百姓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還結束了當地竹農守著“金山”出去“討生活”的歷史。
10月9日,一場秋雨過后,霧靄茫茫的樂安縣南村鄉爐桐村稠溪移民新村寧靜祥和,76歲的村民王才芳正悠閑地和鄰裡嘮家常。“過去,挖了筍還要挑去外地賣,價格都是人家說了算﹔現在,在家門口就有企業來收購,價格還比外地高,我這個老頭子每年都能增收上萬元嘞。”說起賣筍增收,王才芳臉上難掩喜悅之情。
“無論多少竹筍,我們都照單全收,在樂安種竹筍,保准穩賺不賠。”江西登仙橋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袁加輝的話,激發了當地農戶種筍積極性。“縣裡的竹筍加工企業都是本土企業,經營者感念鄉親們的支持和奉獻,以高於市場價5%左右的價格收購竹筍,大大增強了鄉親們的致富信心。”爐桐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洪波說,有了企業兜底,鄉親們更有干勁了,有的村民精力好、思想活,流轉了不少閑置的竹林,一年能增收10余萬元。
隨著樂安竹筍加工產業的發展,當地竹筍供不應求,竹筍收購范圍逐漸輻射至九江、贛州等地,更吸引了不少外省供應商慕名而來。樂安縣林業局總工程師詹美生介紹,樂安竹筍加工企業不僅每年能消化加工全省90%以上的小竹筍,更帶動了我省2萬余戶農戶從事竹筍產業,戶均增收1萬余元。
拼多多“竹筍排行榜”第一名,佔據抖音竹筍類食品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同樣坐落於森林食品產業園的江西朋誠食品有限公司專攻電商平台,讓“樂安竹筍”在線上也有了一席之地。“我們企業幾個合伙人都是‘90后’,企業成立之初就立志在線上打響‘樂安竹筍’的品牌。”公司負責人彭旺介紹,企業除了生產車間,還有直播室和后期團隊,招引了不少青年人才。
如今,作為首批“中歐互認”產品的“樂安竹筍”,已形成了“買全國、賣全球”的產業格局。小小筍尖之上,樂安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致富路。(全媒體記者 徐立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