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勇爭先 善作為”|2024江西兩會代表委員系列訪談
為江西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貢獻靖安力量
——江西省人大代表、宜春市靖安縣委副書記、縣長黃為民接受人民網專訪

【編者按】2024年江西省兩會召開期間,人民網推出“‘走在前 勇爭先 善作為’|2024江西兩會代表委員系列訪談”節目,聚焦各地如何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揚長補短、固本興新,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上善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圍繞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為江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江西省人大代表、宜春市靖安縣委副書記、縣長黃為民接受了我們的專訪,以下為訪談實錄:
人民網:今年江西省兩會,您重點關注什麼話題?帶來了什麼議案?
黃為民:我重點關注的話題是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生態是靖安的最大品牌、最大優勢、最大財富,多年來靖安在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多成效,先后榮獲了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一批國家級榮譽。所以,我這次帶來的兩個議案也是從我縣實際出發來考慮的。一是《關於早日開工建設新干至瑞昌(贛鄂界)高速公路》,二是《支持打造省級滑雪旅游度假地的建議》。
人民網:接下來,您如何把這次兩會精神帶回去,引導靖安縣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的靖安篇章?
黃為民:這次省兩會為我們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回去之后,我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好省兩會精神,持續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用力,大抓文旅、狠抓工業、嚴抓作風,努力為全省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貢獻靖安力量。
一是在保護生態的同時提升環境質量,堅持“生態立縣”。全面推進全域幸福河湖示范縣創建,全面完工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項目,全力打造美麗江西“靖安樣板”。
二是在豐富旅游業態的同時提升旅游品質,堅持“旅游興縣”。推進以中源避暑小鎮為核心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以三爪侖景區為核心的國家5A景區創建和“靖安生活年”文旅系列活動﹔大力推進中源滑雪場等項目建設,支持“靖窯”發展,打造以黑陶為主的非遺展示館,增添一張有影響力的生態新名片。同時,借力省會引領戰略,服務好南大一附院健康城、南昌交通學院二期等“人口倍增”項目,努力跑出旅游的“加速度”。
三是在嚴格執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的同時發展大健康首位產業,堅持“工業強縣”。對照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宜春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869”行動計劃,實施好我縣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計劃,用好大健康產業發展扶持政策52條,持續壯大小食品產業孵化平台。創新推出“安全環保達標貸”“旅游升級貸”“鄉村民宿貸”“入規貸”等金融產品,持續做活金融活水。
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啟動4個完整社區建設,穩步推進高湖西頭新飲用水源點、清湖河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城東學校等項目,完成城北幼兒園、職業中學擴建項目﹔持續推進“紅色物業”,完成南門社區高品質智慧社區智慧平台建設﹔實施好為適齡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工作,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五是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全面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樹牢正確政績觀,針對債務、房地產、金融等領域風險,堅持提前介入、未雨綢繆,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人民網: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開展“大抓落實年”活動。靖安縣將如何抓落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開門穩""開門紅"?
黃為民: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我們將緊緊圍繞省兩會確定的目標任務,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奮勇爭先,奮力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的“開門紅”。
一是不遺余力抓項目、擴投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經濟大盤作為重大任務來抓。加快實施64個總投資383.69億元的省市大中型項目。全力服務好洪屏二期、年侖溫泉度假村項目建設,支持電纜數字產業園、南昌交通學院數字經濟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切實以項目之“進”支撐經濟之“穩”。
二是凝心聚力促消費、增活力。支持大型商超開展“年貨節”“黃金周”等商貿促銷活動,釋放汽車、家電、餐飲、文旅等消費潛力。創新消費場景,開展房產促銷活動,支持 “西門古街”“小鎮夜市”等已初具規模的夜經濟消費地標發展,持續點燃人間煙火氣。
三是持續用力優環境、穩主體。全面落實各級惠企政策,加強政策宣傳,推動惠企政策落地,確保應兌快兌、應兌盡兌。用好“靖快評”訴求平台,暢通企業溝通交流、投訴舉報等機制,坦蕩真誠同企業家打交道。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支持緣生生物、鉑爾科技等醫藥企業擴產增能,支持鄧氏園林、三林科技等傳統木竹加工企業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值。
四是盡心盡力保民安、解民憂。持續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嚴把食品、藥品安全關,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決守牢安全穩定底線。統籌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障,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關心困難群眾生活,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確保群眾溫暖安全過冬、歡樂祥和過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