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走在前 勇爭先 善作為”|2024江西兩會代表委員系列訪談

錨定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現“小縣大作為”

——江西省人大代表、贛州市尋烏縣委副書記、縣長何善祥接受人民網專訪

2024年01月25日14:32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2024年江西省兩會召開期間,人民網推出“‘走在前 勇爭先 善作為’|2024江西兩會代表委員系列訪談”節目,聚焦各地如何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揚長補短、固本興新,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上善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圍繞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為江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江西省人大代表、贛州市尋烏縣委副書記、縣長何善祥接受了我們的專訪,以下為訪談實錄:

人民網:今年江西省兩會,您重點關注什麼話題?帶來了什麼議案?

何善祥:今年的省兩會我最關注的話題是如何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的議案是關於盡快啟動建設贛安尋高速的建議。

人民網:接下來,您如何把這次兩會精神帶回去,引導尋烏縣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的尋烏篇章?

何善祥:一是更實舉措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實施縣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4312行動,支持企業加大創新投入,鼓勵企業更新設備、升級工藝、迭代產品,全面提升通用設備制造、稀土新材料、鋰電新能源和綠色食品等4條重點產業鏈規模和能級,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

二是更大力度深化對內對外開放。堅持南向融灣,積極探索“特區+老區、幫扶+合作”新模式,鞏固拓展深尋支援合作機制,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承接地、農副產品直供地、紅色研學和飲水思源教育基地以及旅游后花園,爭當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排頭兵。

三是更高水平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扎實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文章,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爭創全省鄉村振興示范縣。繼續深化國家園林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片區化推進城市更新改造,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四是更高標准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提升攻堅戰,持續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讓尋烏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多元化路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和森林食品,用活碳匯、光伏等綠色資源資產,創建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五是更深情懷增進人民群眾福祉。聚焦民生所需、群眾所盼,主動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著力辦好20件民生實事,建設一批“小而美”的民生工程,努力創造更加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便利舒適的生活條件,確保發展成果共建共享。

人民網: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開展“大抓落實年”活動。尋烏縣將如何抓落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開門穩""開門紅"?

何善祥:會后,我們將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牢固樹立“小縣也能大作為”的理念,全力以赴爭先進爭位次爭榮譽,千方百計爭政策爭項目爭資金,確保尋烏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一是大干項目擴投資。堅持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全力推進197個“八大行動”項目建設,力爭國家獨立工礦區、抽水蓄能電站、鐵路現代物流園等重點項目在一季度開工建設。積極爭取,力爭更多項目納入上級規劃盤子。深化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著力引進一批優質企業項目。

二是提質擴容促消費。深入推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三年行動,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豐富產品供給、拓展消費業態,活躍夜間經濟、美食經濟,擴大汽車、住房、家電等大宗消費。大力實施“引客入尋”工程,加強線上引流,做旺客家風情小鎮、尋烏調查·1930等特色街區,激活文旅消費。

三是用心用情保穩定。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防風險、保穩定、護安全各項工作,盯緊抓實安全生產,深化拓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江西實踐“尋烏工作法”,依法嚴厲打擊電信詐騙、涉黑涉惡等違法犯罪,強化政府債務、非法集資、房地產市場等領域安全風險監測,確保社會穩定和諧。

四是持之以恆優作風。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大抓落實年”部署,強化擔當實干的鮮明導向,大力倡導“事事馬上辦、人人釘釘子、個個敢擔當”的精神,敢於啃“硬骨頭”、扛“重擔子”,以干部的“鐵肩膀”扛起高質量發展的“硬擔子”。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