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橫石村的紅

2024年12月13日08:51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秋風拂過,遂川縣新江鎮橫石村的楓葉紅了。一片片葉子如同火紅的蝴蝶,在秋風中翩翩起舞。

  90年前也是這個楓葉火紅的季節,紅六軍團從橫石村和新江口地區出發,邁出了萬裡長征第一步。

  長征先遣出發廣場紅六軍團西征主體雕塑基座正面,鐫刻著“紅六軍團西征出發地遂川新江·橫石(1934·8·7)”的字樣,雕塑主體高6米,其上的任弼時、蕭克、王震雕像,藝術展現了紅六軍團軍政委員會領導人以決勝千裡的氣勢,指揮紅軍指戰員突圍西征的英雄氣概。

  1934年7月初,湘贛蘇區的中心區域被國民黨軍佔領后,紅六軍團被分割、壓縮在遂川、萬安、泰和三縣交界的牛田和碧江洲方圓數十裡的狹小地區,處境十分危險。也就在這時,進攻中央蘇區的國民黨軍,已開始向蘇區中心區域推進,中央紅軍在蘇區內戰勝國民黨軍已不可能,隻有一條出路——實行戰略轉移,而為中央紅軍主力轉移探路的重任落到了紅六軍團身上。

  在紅六軍團長征先遣出發紀念碑的正面,鐫刻著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和中革軍委給湘贛省委的訓令,“六軍團繼續留在現地區,將有被敵人層層封鎖和緊縮包圍之危險”,決定“紅六軍團離開現在的湘贛蘇區轉移到湖南中部地區去發展廣大游擊戰爭,及創立新的蘇區”。訓令指定任弼時為中共中央代表,隨軍行動,“並與蕭克(紅六軍團軍團長)、王震三人組織軍政委員會,弼時為主席”,王震為政委,並規定了西征的路線和行動計劃。

  為執行中央書記處和中革軍委關於紅六軍團向西轉移的戰略任務,中共湘贛省委和紅六軍團立即停止了恢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工作,著手開展突圍西征前的准備工作。接著,任弼時先后主持召開了紅六軍團政治工作會議、中共湘贛省委擴大會議進行動員。會后全軍進入行動准備階段。

  在完成了轉移准備后,任弼時、蕭克、王震即率領紅六軍團從永新東南的牛田、津洞一帶進入遂川北的五斗江、衙前山區,分散駐扎在橫石、新江口等地整訓。橫石村頓時遍地一片紅,家家戶戶住滿了紅軍。

  橫石村田溪楊梅下的鐘家祠,是當年紅六軍團指揮部舊址。古老的鐘氏大宗祠,訴說著當年任弼時、蕭克、王震等軍政委員會領導人在這裡謀劃西征突圍、指揮紅軍整訓、打土豪、分田地、發動群眾、籌糧籌款的紅色歷史。

  在紅六軍團指揮部舊址,我的目光被牆上一幅圖片牢牢吸引了。圖片上是一把鐫刻著“肖克”二字的形如斧頭的切煙刀(原品陳列在遂川縣博物館)。當年,借宿在村民張后升家的蕭克,看到張后升兄弟主動為紅軍查探敵人設置的封鎖線,為傷病員送飯,還把自家的豬殺了慰問戰士和傷病員,十分感動。西征出發前,蕭克把自己平時用的切煙刀送給張后升作為紀念,鼓勵他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斗爭。

  走進村中,穿街走巷,當年軍愛民、民擁軍的場景仿佛在我眼前閃現。紅六軍團入駐橫石村后,打土豪、分田地,為當地群眾修橋修路……這些行動,讓群眾認清了紅軍是人民的軍隊。

  紅旗漫卷的小村庄裡,百姓們紛紛給紅軍送糧、送鞋,妻送郎、母送子參軍參戰……紅六軍團在橫石一帶駐扎的20余天時間裡,籌集了數萬雙草鞋、數萬斤糧食,2000余名青壯年先后參加紅軍。

  8月7日,晨曦初露。紅六軍團最高指揮機關——軍政委員會,在如今的長征先遣出發廣場召開西征誓師大會。秋陽下,我仿佛聽見了在誓師大會上,紅六軍團將士爭取新的決戰勝利,消滅敵人,創造新的根據地,當好中央紅軍實行戰略轉移向西突圍先遣隊的壯烈聲威。

  望著長征先遣出發廣場群雕中相送的男女老少形象,我仿佛看見了送別的父老鄉親,凝望著遠去的隊伍,企盼親人一路平安。那目光激勵著指戰員殺開一條西征的血路,勝利完成為中央紅軍戰略轉移探路的任務。

  陽光透過雲層,洒在紅楓之上。紅六軍團指戰員們告別熟悉的土地,高舉紅旗,背著槍支,踏上西征的路途……敵軍追堵,敵機轟炸,還有疾病、傷殘、死亡一起襲向這支紅軍長征先遣隊。每前進一步,就要與敵人殊死格殺,就要付出血的成本和生命代價。然而,紅六軍團指戰員們以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一路血戰,以自己青春的生命,換來西征的勝利。

  強敵壓來,時間就是勝利。在新廠戰斗中,紅六軍團紅十八師主力和紅十七師踏著泥濘,冒著傾盆大雨,趕到岩崖山,居高臨下地發起反攻。激戰至黃昏,紅軍斃敵200余名,俘敵官兵300余名,繳獲各種槍支300多支,敵軍兩個團被擊潰,狼狽竄回靖縣。自此,尾追之敵不敢輕易近前了。

  黔東深秋,寒氣逼人。紅六軍團指戰員們在崇山峻嶺中疾行。在渡過沅水后,發現湘敵、桂敵已經進抵沅水以北,企圖阻止紅軍北上。於是,紅六軍團果斷撤回沅水以南地區,然后向西迂回,在劍河縣大廣附近擊退了桂軍第二十四師的追擊,進佔黃平縣的翁谷垅地區。

  在歷時80天、跨越敵境2500公裡的西征中,英勇的紅六軍團官兵,歷經艱難險阻,沖破敵軍的層層堵截,在黔東印江的木黃與賀龍、關向應率領的紅三軍勝利會師。至此,紅六軍團勝利完成西征任務。正如蕭克所言,“為中央紅軍長征,起了偵察、探路的作用”。

  兩軍會師后,紅三軍奉命恢復了紅二軍團番號,並與紅六軍團共同創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隨即,兩軍團共同踏上了長征之路。

  站在楓樹下,閉上眼,深呼吸,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楓葉香,“……七送(裡格)紅軍,(介支個)五斗江……”,《十送紅軍》的歌聲,回響在我的耳邊。(宋海峰)

(責編:鄒玢琦、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