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幫扶 點亮“新”生
黃昏時分,在江西省上高縣翰堂鎮江邊村的一間屋舍中,一縷縷炊煙正從屋內緩緩升起。廚房裡,張錢錄左手握住鍋柄,右手拿著鍋鏟在鍋中不斷翻炒,為家人准備晚餐。
張錢錄為家人准備晚餐。王道玖攝
2016年,29歲的張錢錄在廣東工作,那時全家正滿懷喜悅地准備迎接第二個孩子的誕生,然而一紙突如其來的淋巴癌診斷書,將他原本平靜的生活徹底打破。為了治病,他花光了多年積攢的三十多萬,可后續每年的定期復查和化療、藥物等費用仍需近萬元。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以及兩個孩子的教育、生活開銷,張錢錄妻子選擇進入翰堂鎮一家玩具廠打零工,然而相比每年的支出,妻子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只是杯水車薪。
“當時被診斷出這個病后我是很絕望的,治療費用像無底洞一樣把我們全家吞噬,家裡兩個小孩等著吃飯上學,我又因為身體原因干不了活,那時候都不知道怎麼活下去,想努力都找不到方向。”張錢錄嘆氣道。
看著乖巧的女兒、活潑的兒子、妻子日夜操勞的身影,張錢錄深知自己不能被病魔擊垮。既然不能賺錢養家,他就盡力做好接送孩子、做飯、打掃衛生等后勤工作,用愛為家人撐起一片藍天。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村裡將他納為重點幫扶對象,這也讓張錢錄一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2021年,宜春煙草派駐到江邊村進行定點幫扶的駐村工作隊了解到張錢錄的情況后,上門向他詳細講解政府相關政策,並根據他的身體實際狀況為他申請了一份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崗位工作——防溺水宣傳員。
張錢錄每天都到村裡的水庫和河岸邊巡查,一旦發現有人靠近危險水域,他立即上前勸阻,講述防溺水的重要性,雖然身患重病,但他仍舊用熱情和努力為守護家鄉安全貢獻著力量。
“我曾一度覺得自己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擔任防溺水安全員,我漸漸看到了自己的價值,這份工作對我來說不僅僅是生計,更是一份責任和榮譽。”張錢錄說。
“孩子日漸長大,生活雖然艱苦但也溫馨,這幾年低保漲了,駐村的單位也每年都會來走訪,發放慰問金。”近幾年,得益於教育補貼政策的實施,張錢錄兩個孩子每年能得到1500元的教育補助。(郭舒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