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遂川:全力推進森林“四庫”建設 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

2025年01月23日09:23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青山有“價”,綠水含“金”。走進江西省林業重點縣——吉安市遂川縣,隻見山青水綠天碧藍,鐘靈毓秀生態美。2024年以來,該縣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全力推進森林“四庫”建設,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傾力建設高效林業,實現可持續經營。

堅持“蓄水於林”,推動森林“水庫”擴量增容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而森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徑流、改善水質,兩者反哺。

2024年底,以水為核心,改造升級后的白水仙風景名勝區以全新面貌喜迎八方來客,布局亞洲最長的玻璃水滑道、溯溪等各式體驗項目,煥新白水仙觀、一線天、鷹嘴崖、撐腰石、白玉石等30多處景點,充分釋放森林“水庫”的多重效益,實現林業促進水質提升、水源反哺林業的良性循環。

同時,該縣不斷加強濕地管護力度,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3899萬元,強力推進五斗江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對濱岸植物、水生植物、生境島、外來物種入侵防治、微地形改造、淺灘營建、灘涂濕地自然駁岸以及濕地標識體系等,進行了恢復和修復,確保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

聚焦“存糧於林”,推動森林“糧庫”穩步增產

遂川縣充分發揮森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不斷拓展森林食物來源,打造油茶現代產業園區和林下中藥材標准化種植基地,有序推進黑木耳、雙孢菇等森林蔬菜種植,全面發展木本油料、森林藥材、森林畜禽、森林水果、食藥用花卉等經濟森林食物,加快建設更加充盈的森林“糧庫”。

一方面,大力發展油茶產業,2024年,共完成江西省油茶三年行動計劃新造、低改建設任務3.69萬畝,實施2023年度中財油茶項目2.48萬畝﹔成立專業合作社25家,有加工企業和榨油廠214家,種植規模50畝以上近300戶,茶油年總產量近0.67萬噸,產值9.3億元。

另一方面,傾力發展林下經濟,2024年,完成黃精、茯苓等林下經濟種植1.3萬畝,各類林下經濟作物已達14.6萬畝,年總產值7.03億元,從業者2.2萬余戶,走出了一條“不砍一棵樹,一樣能致富”的生態良性發展之路。

突出“聚財於林”,推動森林“錢庫”多元增收

該縣圍繞“林業增效、林農增收”目標,大力探索“兩山”轉化新方式,不斷推動傳統林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集群化、規模化發展。

規劃森林可持續經營產業示范帶200公裡,193個小班2.7萬畝,其中衙前片毛竹示范帶6835.5畝、碧洲片毛竹示范帶5735.2畝,建立2個高標准筍竹兩用林示范基地﹔現有竹類加工企業49家,年產值7.9億元﹔涌現了一批如江西華發木業有限公司、江西五百裡井岡特產有限公司這樣的省級林業龍頭企業。

同時,利用國有林場資源優勢,全力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建成大壩裡、五指峰森林康養基地。大壩裡森林康養基地憑借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自運營以來,每年吸引數萬人次前來體驗森林康養生活,成為“森林避暑游”的熱門打卡地,分場旅游創收達30多萬元。2024年,五指峰森林康養基地正式運營后,在暑假及秋季期間迎來游客體驗高峰,期間單日游客接待量峰值突破百人。

探索“固碳於林”,推動森林“碳庫”提質增效

該縣聚焦“雙碳”目標,大力增加森林碳庫,創新實施森林碳匯開發,將森林碳匯功能價值變現,把空氣變成“真金白銀”,進一步釋放綠水青山經濟紅利。

扎實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大力實施退化林修復、封山育林、贛江源生態治理項目等林業重點工程,全面推進造林綠化,全力推進森林碳庫建設,不斷增加森林面積,提升森林質量,增加森林儲碳量。

2024年以來,全年完成人工造林2.7萬畝、退化林修復4.03萬畝,實施封山育林1萬畝,形成並完善“林長+公安局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協作機制,查處各類林業行政案件數量較上年下降62%。

積極發揮森林“碳匯”潛力,探索森林生態價值轉化新渠道、新途徑。依據全縣自然資源權屬信息、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及新造喬木林分布、開發情況等資料,全面摸清全縣林業碳匯資源分布情況,篩選出1.4萬畝造林地納入CCER試點項目開發邊界,項目計入期20年,每年將產生碳匯8000噸,預計周期內總減排量16萬噸,預期總收益1600萬元。2024年12月20日,已與浙江中南綠碳科技有限公司簽訂預售協議,預售減排量5469噸、金額54.69萬元,成為江西省首家造林碳匯CCER試點項目減排量完成交易的縣市。(李玉瓊、劉祖剛)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