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交通大學:黨建賦能 鋪就鄉村振興幸福路

“產業路全線修通了,產業園全面建成了,生態農旅業和特色種養業蓬勃發展起來了”……華東交通大學充分發揮交通特色和“火車頭”黨建優勢,做足“鐵”文章,有力有效推進武寧縣羅坪鎮關山村發。
強黨建,狠抓鄉村振興的“火車頭”
“要想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華東交通大學堅持大車拉小車,大手攜小手,以大力實施“火車頭”黨建提升工程“升級版”為契機,輻射帶動幫扶點黨組織建設,著力把村級黨組織建好,把領導班子建強,不斷提高村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和戰斗力。校黨委高位推動定點幫扶工作,結合村發展實際,每年黨委會研究部署鄉村振興工作,制定涉及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等數十項幫扶措施,全部納入年度黨建考核,列入督辦系統落實落地。
華東交通大學注重幫扶工作的協同聯動,有計劃地組織土建學院、交通學院等10余個博士幫扶團,赴幫扶點開展科技惠民服務,組織校附屬醫院、計財處等20余個黨支部與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幫扶,輻射帶動農工黨華東交大支部、江西省校友會等單位赴村開展黨建共建。駐村干部不斷發揮“火車頭”黨員服務先鋒崗示范帶頭作用,帶領村“兩委”干部,辦好民生實事、紓解村民糾紛等30余起。
強交通,以路促建助推鄉村產業蓬勃發展
以路促產提檔升級。“交通暢產業旺”,學校充分發揮項目、人才、技術等方面“鐵”優勢,申請獲批的省交通運輸廳10km產業路項目在2024年底全線竣工通車,助推產業快速發展。校地發揮合力,爭取到3000余萬元專項債,沿產業路一帶建設18.76公頃的智慧農業產業園,布局並建成了1000平方米菌菇工廠化生產基地,新發展竹蓀種植50畝、羊肚菌種植50畝、草莓種植20畝、雷竹種植70畝、香菇22000棒等各類特色種植業,農產品產值大幅提升。在學校財力緊張的情況下,3年劃撥150余萬元鄉村振興專項經費,捐贈近50萬元資金,用於產業設備購置。
以路促銷再上台階。村裡建好產業路,跑出鄉村振興的“加速度”。華東交通大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幫扶點簽訂了大米、紅茶、菌菇等農產品採購協議,簽訂轉銷武寧縣“上峰上水”飲用水協議,組織多次產品專場展銷活動,建設關山村淘寶店“金色家園”,多平台、多渠道銷售幫扶點農產品,消費額年超百余萬元。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140萬元,較上年度增幅達27.3%,直接推動村民務工增收超20萬元。
強服務,“軟硬件”升級加快建設和美鄉村
村庄規劃,一手牽著民生,一手握著發展,是鄉村地區發展的重要支撐。學校承擔了幫扶村村庄規劃編制工作任務並已定稿,一張張美好鄉村的規劃藍圖,正逐漸成為村民眼前可感可及的幸福圖景。學校還積極爭取到“五好兩宜”項目資金1500萬元,推動村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及保護,申報九江市級設施種植類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引領基地,建設“一老一小”幸福院,推動改造村庄周邊沿線省道等系列舉措。
鄉村文體活動頻頻。華東交通大學組織“火車頭”大思政實踐隊赴幫扶村開展“特色黨課進鄉村”活動,普及黨的知識和解讀黨的政策,暑期學生赴幫扶村開展“文藝下鄉”“體育下鄉”活動。該校附屬醫院醫護人員赴關山村健康義診,開展健康教育,服務群眾年均百余人次。聯合南昌校友會等單位赴幫扶村開展校友聯誼會活動,與南昌房車協會搭建合作平台,舉辦房車露營等系列活動。
“目前還在制定涵蓋黨建幫扶、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等新一年幫扶措施20余條,通過真抓實干,切實推動關山村走出一條‘黨建+產業’特色發展新路子,為鄉村振興貢獻華交力量。”華東交通大學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周喬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