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一場車間裡的“數字革命”

2025年04月23日11:53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在AGV小車智能化穿梭的物流車間裡,數百台設備數據實時跳動在數字孿生大屏上﹔有序運轉的制絲生產線上,5G傳感器正將溫濕度參數秒級傳輸至雲端分析平台﹔機修工手持掃碼槍輕輕一掃,設備全生命周期數據即刻呈現……走進江西中煙南昌卷煙廠,一幅以“數”賦能的智能制造圖景正悄然鋪展。

破局:抓住“技改”新機遇 打通數據“智能”鏈

2021年,南昌卷煙廠以技改為契機,統籌推進智能集控系統,依托全鏈路、一體化的數智管理體系,構建了全面的生產數據記錄,確保生產信息即時共享、過程實時監控、及時發出異常預警並進行數據分析,實現了以機為主、以人為輔的關鍵質量指標質量風險評價。

“過去各系統數據孤立單一,僅核對一種卷煙絲的工藝參數就要跑三個部門。現在通過智能集控平台,所有數據在指尖就能閉環流轉。”在廠區智能制造指揮中心,信息管理科主任工程師李靚正通過MES系統監控生產進度。

以模型“智”檢強化智能管控,通過智能集控平台全面集成現有業務系統的基礎預警信息,並擴充豐富多要素關聯預警規則。根據各業務域的實際需要,按照預警類型、預警重要性、警情分布等維度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實時掌控生產線的狀態。

“這套系統就像給生產線做了核磁共振!”在技改后的制絲車間,操作工趙軒輕點觸摸屏,跳出的數據熱力圖清晰顯示著設備狀態。“過去檢測烘絲機異常至少要停機兩小時,現在系統能在8分鐘內自動比對73組歷史工況數據,定位熱交換器老化故障。”

圖為制絲車間操作工查看生產實時數據。

革新:以技改強化創新驅動 重構智能制造場景

自技改以來,物流作業也駛入了數字化轉型的快車道,高架庫內新型堆垛機器人在巷道內靈活高速行走,載有800公斤煙箱的AGV車隊能精准停位。

“以前成品出庫需12人三班倒掃碼,現在系統智能識別條碼信息、自動識別,並且上傳數量和牌號,效率提升50%以上。”設備操作員熊雅靜打開物流系統,每台設備的運行狀態和物料的實時軌跡一目了然。

這類智慧場景的背后,是工廠打造的“三位一體”數智基座: 成品煙轉垛機用於成品卷煙整添加紙滑托盤准確度達到100%。運用“5M1E”工作法,深入調查,落地實踐改造創新。設備全壽命管理平台集成6大類1200項標准,實現“預測性維護”超前20天預警故障。

“紙質台賬時代,設備維修記錄主要靠交接班口述,故障記錄的填寫也不規范對非經手的維修工非常不友好。現在登錄系統,所有故障記錄和維修記錄都有詳細並且規范的內容可供查看,處理故障時效率大大提升。”機修工徐傳周說。

據統計,這套涵蓋8萬項數據的設備健康管理體系,讓維修成本下降25%,有效作業率提升至120%。

進階:從“數字工廠”到“智慧生態”的跨越

在質量管控中心,一塊不斷刷新的電子屏引人注目:從煙用材料入場到成品出庫,超過2000個質量管控點形成閉環追溯鏈。“任何一包卷煙都能在10秒內溯源到機台、班組乃至原輔料批次。”工藝員傅雯指著屏幕上的三維模型解釋,“通過區塊鏈存証技術,我們構建了不可篡改的‘質量DNA’。”

“智造”探索未有窮期。未來南昌卷煙廠將圍繞生產活動中的各項能力提升,在生產的智能感知、預測預警、診斷分析、智能控制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應用,培養人才隊伍。

“數字化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戰。”面對未來,副廠長楊德強充滿信心:“我們將啟動‘智造2030’計劃,在工藝自優化、能耗智控、數字員工等六大方向突破,力爭三年內建成行業級智能制造標杆工廠!” (張靜雅、鄧若男)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