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座談交流+實地指導”助產業拔節生長

4月18日,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衙前鎮舉辦了一期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訓班,特邀福建省鄉土專家楊國鬆現場授課,通過“座談交流+實地指導”形式,為竹農、企業代表等提供技術支持和產業發展思路。
在石盤村筍竹兩用林示范基地,楊國鬆從竹林墾復、竹筍科學採收、水肥一體化管理、病虫害綠色防控等方面示范講解,重點傳授了筍竹兩用林培育技術。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圍繞當前產業發展痛點展開討論,在毛竹林低產、竹筍加工技術不足、市場渠道單一等問題提出建議,如推廣高效竹林復合經營模式、引進智能化加工設備、打造區域筍竹品牌等。楊國鬆結合福建竹產業發展經驗,建議衙前鎮“以生態培育為基礎,以科技賦能為抓手,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竹林綜合效益”。
遂川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座談收集的意見,將納入全縣竹產業升級規劃,后續將出台針對性扶持政策,推動技術、資金、市場等資源向竹產業集聚。
座談會后,培訓班走進江西星星之火農林開發有限公司毛竹基地現場參觀。 “過去筍竹兩用培育全靠經驗,現在管理靠科學!”參訓竹農張建華感慨:“專家教的筍竹兩用林培育技術,既能保護生態,又能提高竹林產量,回去就實踐!”
衙前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竹林面積6萬余畝,立竹株數1000余萬株,但畝均產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此次培訓,將推動毛竹基地向“筍竹兩用、高效復合”方向轉型,預計將帶動周邊農戶年均增收15%以上。
近年來,該縣以“林長制”為抓手,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將毛竹產業作為林業主導產業來抓,持續推進竹林提質增效工程,推進竹產業全鏈條發展。在衙前鎮傾力打造5000畝筍竹兩用林基地,通過示范引領、以點帶面,推動全縣竹產業發展,真正做到“把山當田耕,把筍當菜種 ”,實現生態興縣、產業富民。
目前,遂川縣已涌現出10余家竹筍加工企業,年加工鮮筍近10萬噸,年產值突破2億元。(郭蘭香、李玉瓊、劉祖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