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
——萍鄉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標杆城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萍鄉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號持續釋放:哪裡有問題,改革就進行到哪裡﹔哪裡矛盾和問題最突出,就重點抓哪項改革。4月24日,省委宣傳部、萍鄉市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萍鄉市委主要負責人就“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根本動力 奮力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標杆城市”介紹相關情況。
破解發展難題,轉型升級動能全面激發。萍鄉市圍繞市“10210”行動計劃和“4+2”新動能培育方向,統籌抓好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該市10條重點產業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9.4%,2個重點產業集群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8.7%、24.1%,新材料、智能制造、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細分領域“四大新賽道”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佔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49.7%,較2023年提升近10個百分點。創新實施工業企業畝均、低碳、科技、人均“四個論英雄”綜合評價,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企業和特色產業集群集聚。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加快構建“1個總院+N個專業性研究所和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的科創平台體系,495家企業入選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總數達280家,10家企業通過潛在瞪羚企業認定。
深化開放合作,高質量發展空間不斷拓展。萍鄉市堅持“西融東合”開放戰略不動搖,特別是發揮全境納入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政策優勢,縱深推進贛西、長株潭城市群疊加鏈接區和湘贛邊區域合作樞紐區建設,以觀察員城市身份常態化列席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市委書記聯席會議,攜手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科技協作協同、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紅色文旅融合融匯、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構建“四論評價+產業政策+雙向承諾”招商引資政策體系,積極探索“定增招商”新模式,全面提升開放平台能級。在全省率先實行登記注冊直接核准制,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常態化0.5天,信用監測工作連續五年排名全省第一。
厚植生態底色,美麗萍鄉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萍鄉市扎實推進“碳達峰十大行動”,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2021年至2024年,該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4.61%,位居全省前列。深入打好生態污染防治攻堅戰,空氣質量連續三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准,該市國、省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連續五年達到100%,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扎實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全國試點,府院聯動盤活低效工業用地、妥善處置存量房地產用地相關做法先后被自然資源部評為典型示范案例。
增進民生福祉,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萍鄉市堅持就業優先,著力提升“5+2就業之家”服務質效,2024年該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值高出全省5627元,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值全省第一。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完成鄉鎮敬老院縣區直管改革,全市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分別達95%、97.73%。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分層分類組建城鄉義務教育辦學集團,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陽光招生、陽光分班。持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醫教“四醫聯動”和醫養、醫育“兩醫融合”,在全國率先推進集採藥品“三進”行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一次挂號三日有效等一批群眾關切的醫療服務事項有效落地。健全國家安全工作體系、公共安全體系、社會治理體系,2024年該市公眾安全感全省第一,連續13年保持全省前列。
堅持管黨治黨,政治生態持續向上向好。萍鄉市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改革,持續推進優化網格化管理、社區服務功能提升等“七大攻堅行動”,不斷完善提升“龔全珍工作室”“安源紅”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幸福360工程”等特色實踐,持續擦亮“群眾貼心人”黨建品牌。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准,充分發揮綜合考核“指揮棒”作用,做到有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優秀者優先。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健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全媒體記者 陳記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