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壓減 報表“瘦身” 權責明晰 服務增效
江西為基層減負激活發展新動能

“現在不用總琢磨那些應付上級、虛頭巴腦的‘套路’,專心干事就行,心裡踏實多了。”近日,在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調研中,不少基層干部反映,以前層出不窮的形式主義做法已大幅減少,大家得以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抓落實、謀發展、優服務。這樣的變化,源於我省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全面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將為基層減負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緊密結合,打出了一套標本兼治的“組合拳”,不斷推動整治形式主義頑瘴痼疾向縱深發展。
省委始終將為基層減負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今年以來,省委常委會會議先后5次專題研究,並將相關問題納入學習教育集中整治,由省委常委同志牽頭負責,全力推動真抓實改。省級領導同志以身示范,無論是下基層調研還是開會研究部署工作都注重為基層減負,引領帶動全省各級推進工作更加注重問題導向和求真務實。全省各級黨委(黨組)普遍建立健全專項工作機制和定期會商研判、暗訪抽查等制度,緊盯突出問題,加強自查自糾、整改整治,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一些突出問題得到有效糾治,交出了一份實實在在的“減負成績單”:今年上半年,省委全口徑發文同比減少28.2%,省級層面直達基層的會議同比減少80%﹔“三項工程”專項整治中,明確的83項“當下改”舉措已全部完成﹔全省綜合考核一級指標數量再減少9個,考核“指揮棒”更加科學﹔全面開展清理規范借調干部“回頭看”,防止反彈回潮﹔持續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累計解散不必要的工作群1.9萬余個﹔集中整治涉企執法中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等問題,截至7月底共摸排問題線索2912條,移送紀檢監察機關1038條、處理351人。
為鞏固減負成果、實現長效常治,省委將“推進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納入全省重大改革項目,加快構建“1+N”的制度體系。通過大力推進減負工作進黨校,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改革,持續推動編制資源、人員力量向基層傾斜﹔全面完成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編制工作,健全職責准入、清單與綜合考核銜接等制度﹔嚴格落實制發文件與為基層減負一致性評估,凡發文必開展前置審核、效果評估﹔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明確省市各部門不得自行對縣(市、區)提出資金配套等要求﹔推動典型問題核查通報常態化,今年省級層面已通報3批9個典型問題,帶動設區市通報問題36個,有力發揮了警示震懾作用。
同時,注重強化科技賦能,優化完善“為基層減負監管平台”,加強對督查檢查考核、發文情況的動態監測和統籌管理﹔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開發試點的公務就餐“贛餐碼”系統,已覆蓋全省四級黨政機關食堂5000余家﹔“一表同享”改革范圍已擴大至所有縣(市、區),力爭年底前拓展至基層所有工作領域。全省各地也主動作為,涌現出一批管用有效的創新實踐:宜春市推廣“碼上辦”模式,將實體標牌“搬”到線上,實現辦事指南“一碼通”﹔九江市開發應用“証明直通車”,可以採用在線比對直接出証明或轉請有關部門出具証明,有效減輕了村級組織工作負擔﹔南昌市灣裡管理局推出“智能工單中樞系統”,運用AI算法對群眾訴求進行精准分類和智能派單。
減負不止於“卸擔子”,更在於“添動能”。我省在年度考核中,全面運用新修訂(制定)的省管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設區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觀偏差主要問題清單。同時,大力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制定容錯情形清單,細化容錯糾錯適用情形,讓想干事、能干事、干實事的干部后顧無憂、勁頭更足。省委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為基層“鬆綁”,為干部“減壓”,全省上下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得到進一步提振,減負成效正不斷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全媒體首席記者朱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