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鮮蓮1.8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29.1億元——
石城白蓮“鏈”動鄉村振興

盛夏時節,石城縣大畬村的百畝荷園內,盛開的荷花迎風搖曳,飽滿的蓮蓬低垂頷首。石城的荷花不僅美麗,更是當地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石城縣素有“中國白蓮之鄉”的美譽,白蓮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覆蓋全縣11個鄉鎮,關聯全縣95%以上農戶的生計。該縣年產鮮蓮1.8萬噸,可加工干蓮6000至7000噸﹔加上蓮芯、荷葉、蓮花粉等副產品,白蓮全產業鏈年產值達29.1億元,是石城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科技支撐產業升級
過去,石城白蓮種植依賴傳統經驗,面臨品種單一、病害防治難、產量提升慢等問題。土地連作障礙、品種老化、技術落后制約了產業發展。
科技成為破局關鍵。在大由鄉王沙村白蓮育種擴繁基地,“翠豐”“翠玉”“建選35”等新品種長勢良好。石城縣農業農村局干部許方介紹,近年來石城持續加強白蓮選種育種,已建成3個良種繁育基地,並在全縣推廣新品種及配套高產栽培技術,從源頭提升產量與品質。
石城縣還組織農業專家深入田間,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推廣“蜜蜂授粉”生態種植模式,提升白蓮產量。2024年,全縣投放蜜蜂9000余箱,覆蓋蓮田4萬多畝。大由鄉蓮農巫元生表示:“蜜蜂授粉后,蓮子結得更多,品質也更好,產量提高了約20%。”
延伸鏈條提升價值
白蓮加工環節曾因工序繁雜、效率低下成為發展瓶頸。落戶石城縣的贛州市偉邦農機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鮮蓮自動上料通芯機,每小時可處理鮮蓮50公斤,效率是人工的10多倍,通芯率達98.5%以上,有效提升了加工能力。
石城縣雄達白蓮有限公司與1000余戶農戶簽訂訂單,實行統一供種、技術指導和產品收購,帶動農戶戶均增收3000元﹔中國 贛南白蓮集散交易中心的開市,為種植戶和經銷商提供了集中穩定的產銷平台﹔德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了白蓮奶茶、罐頭等產品﹔江西大由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則聯合高校推出“哪吒”主題的白蓮手抓餅。
目前,石城縣擁有4家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白蓮及其他農產品加工領域),“蓮經濟”的發展空間不斷拓展,產業價值得到充分釋放。
文旅融合激發活力
7月11日晚,石城縣“客家仙境 蓮韻石城”2025年荷花季在花樂園開幕。這場持續至8月底的活動,是石城以荷花為媒介激活文旅產業的一個縮影。
“種蓮能賣錢,看蓮也能掙錢。”石城縣文廣新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舉辦荷花節、升級蓮文化館、打造荷花觀光園等舉措,白蓮已從農作物轉變為重要的“旅游名片”。作為核心觀荷點的大畬村,現已發展特色農庄22家、民宿13家、便利店13家,游客增多也帶動了蓮子、荷葉等產品的銷售。
206國道石城段沿線的百裡荷花觀光帶,串聯起大由鄉水南村、珠坑鄉竹溪村等多個賞荷點,吸引周邊省市游客前來賞蓮觀景。荷花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也承載著文化傳承:燈彩表演中的荷花燈寓意“好運連連”﹔蓮文化館通過投影展現千年種蓮史﹔文創市集上,蓮子花束等產品熱銷,讓傳統荷文化煥發新活力。(曹章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