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共青城市蘇家垱鄉:把“11根筷子”捆成“金扁擔”

2025年08月08日17:06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鄉村振興如何破局?集體經濟怎樣壯大?在江西九江共青城市蘇家垱鄉,11個村庄“抱團取暖”,通過組建全市首個鄉鎮級村投公司,蹚出了一條“資源整合、產業聯興、村民共富”的新路子。從曾經的“空殼村”到如今的“聚寶盆”,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這個贛北鄉鎮用四年時間完成華麗轉身,不僅實現公司業務收入超千萬元,更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

攥指成拳

金秋時節,走進蘇家垱鄉金垅村黃桃基地,沉甸甸的果實壓彎枝頭。村委會主任王賢鵬算起了賬:“黃桃園收入、村投公司分紅、300畝農田租金,加上上級補助資金,去年村集體收入突破了30萬元。”四年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年輕人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守著零散田地,村集體經濟來源常年“依賴”著上級財政資金補助。

轉機出現在2021年。蘇家垱鄉黨委創新性地將11個村(居)的股份合作社聯合起來,組建了全市首個鄉鎮級村投公司。“以規范化、市場化、項目化運作,整合分散的資產、資金,就像拳頭,打出去才有力道。”蘇家垱鄉黨委書記王家龍這樣形容。

制度護航

在土牛村,撂荒地成了小香薯種植基地﹔在竹林村,飛地整合開發小香薯倉儲基地﹔集鎮區破損的路燈有人修了,淤塞的溝渠有人清了——這些都是村投公司承接的公共服務項目。

“我們制定了‘三個十’規章管理制度,就像給公司裝上了‘導航儀’。”蘇家垱鄉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業務負責人於超峰介紹,通過“十項制度”“十必須”“十不准”等制度設計,確保公司規范運行。2023年公司營收首次突破千萬元,每個村都分到了5萬元“紅利”。

紅利共享

青山村的熊南香過去常年在外打零工,如今在村裡的餐飲店當服務員,年收入穩定在4萬多元。“現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還能照顧老人孩子。”她邊擦桌椅邊笑著說。

四年來,“村投公司”累計帶動150多人就業,盤活閑置資產12處,建成10處農產品產業示范基地。中午的“頤養之家”飄出飯菜香氣,暑期的“童心港灣”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些民生項目,都來自“村投公司”的“反哺”。

望著連片的產業基地和次第亮起的路燈,王家龍感慨:“鄉村振興沒有標准答案,但找到適合的路子,黃土也能變成金。”這燈光,不僅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更照亮了富裕的大道。(王一婷)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