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永修為有機硅產業鏈裝上“智慧引擎”

2025年08月27日15:12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作為“有機硅之都”的永修縣,近年來,緊扣江西省“1269”行動計劃和九江市“9610”工程要求,以納入省、市試點縣為契機,以國家級標杆星火有機硅為龍頭,以推進有機硅“產業大腦”建設為抓手,圍繞“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深度融合,不僅獲評2024年度中國民營經濟百強產業集群,更連續三年躋身全省工業產業集群前十,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機硅產業數字化轉型之路。

政策引路,構建全鏈條支持體系

“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我們優化了DCS系統、SIS系統及ERP系統,實現了管控一體化交互。”江西星澤美有機硅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肖贛明表示,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加上當地政策給力,企業轉型更有底氣。

肖贛明的話道出了永修眾多企業的心聲。為讓更多企業享受數字化轉型紅利,永修縣圍繞工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出台《永修縣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永修縣支持制造業數字轉型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整合省級、市級試點縣扶持資金2000萬元,縣財政專門安排5000萬元數字化轉型獎補資金,創新推出“有機硅產業貸”,已為28家企業預授信4.6億元,發放貸款1.23億元,助力企業加快數轉步伐。

同時,永修組建由江西信通院、電信公司及第三方機構組成的服務團隊,深入全縣232家制造企業開展全覆蓋診斷,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改造方案,助力企業插上智能化翅膀。此外,依托有機硅創新研究院,該縣對有機硅關鍵技術、共性技術開展研究,已幫助30余家有機硅生產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攻克技術難關,還與九江學院合作研發的“卡脖子材料”聚硅氮烷中試成功,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填補國內空白。

目前,該縣已有100余家有機硅上下游企業在政策引導、技術賦能和平台支撐下完成“智改數轉”。

數字驅動,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作為全國重要的有機硅生產基地,永修縣積極推動數字化技術在全產業鏈應用。2024年,江西藍星星火有機硅有限公司完成智能化改造,建成5G+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監控與管理。

“項目實施后,企業生產效率提升超20%,能耗下降12%,產品不良率降至0.3%以下。”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數字化轉型,已成功開發有機硅數字化應用場景15個,輸出模塊化產品23個,並推廣到星火航天、東方巨龍、麥豪化工等20余家企業使用,獲評國家5G+工業互聯網示范企業。

同時,永修強化中小企業協同聯動,針對不同規模、不同階段的企業實施差別化培育,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小輕快准”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232家企業的數字化診斷,132家企業簽訂數轉合同,推動星火有機硅、星火航天等3家重點企業申報國家級標杆,銀河表計、正邦作物等21家企業申報“小燈塔”“數智工廠”,其中星火航天和銀河表計分別獲得第一批省級“小燈塔”和“數智工廠”。

為優化資源配置,永修縣投資4000余萬元建設江西省有機硅“產業大腦”,集成工業操作系統+工業APP模式,通過智能運算與決策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投資3000余萬建設有機硅中試基地,提供硅橡膠、硅油等多種產品的驗証服務。還配備具有CMA檢測資質的專業質檢中心,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堅實保障。

鏈式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圍繞“強鏈、補鏈、延鏈”目標,永修縣積極引進高端有機硅下游項目,涵蓋硅橡膠、硅樹脂、硅油等領域。2025年上半年新申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5家,總數達75家,新增產值超15億元,佔全縣新材料產業總產值比重達45%。

在龍頭企業帶動下,永修縣積極探索“鏈式轉型”新模式。星火有機硅等鏈主企業輸出樣板經驗,中小企業協同配套,產業大腦融合服務,推動整鏈協同聯動、資源共享、數據貫通。截至目前,100余家有機硅上下游企業受益於先進數字化解決方案,安全環保水平提升。

如江西藍星星火有機硅有限公司引入DCS操作系統和PLC控制器,實現95%以上智能生產控制及85%倉儲無人化,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管理能力。如今,永修縣有機硅產業關聯度達70%,已成為國內有機硅產業鏈最完備的基地,整體競爭力持續增強。

“下一步,我縣將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化平台賦能,推動更多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全面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永修縣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鏈式轉型為契機,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奮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制造業強縣,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李攀攀、淦克明)

(責編:鄒玢琦、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