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信豐:“信速辦”對標深圳 打造高效政務服務新標杆

2025年09月16日15:01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近日,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江西鑫梓航有限公司新建年產1500噸高端電子新材料生產線項目提前三個月完成驗收並正式投產。項目負責人倪經理手持剛剛簽發的竣工驗收備案表稱贊道:“多虧了政務服務的高效保障,我們才能順利開業接單。”

這一企業贊譽的背后,是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深入推進對標深圳規則規制改革,系統打造“信速辦”政務服務品牌的扎實行動。近年來,該縣圍繞政務服務多領域持續改革,顯著提升服務效能與群眾滿意度,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對標深圳標准,“同事同標”“一網通辦”顯成效

走進信豐縣政務服務大廳,一股高效便捷的氣息扑面而來。前不久,從事跨境電商的李女士在網辦體驗區,僅用30分鐘就完成了公司注冊、稅務登記、社保開戶等一系列業務,全程電子化辦理,無需再到現場提交紙質材料。准備開辦餐飲店的張先生也在“高效辦成一件事”專窗,一次性辦理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証、消防驗收等5個事項,相比原來跑5個部門,如今隻需跑1個窗口,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現在一個窗口就能辦理,不用跑多頭、跑多趟,真的是方便多了。”張先生說。

群眾辦事便捷高效的背后是信豐縣全面對標深圳標准,持續優化服務體驗的一個縮影。該縣以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快、易、好”為目標,對全縣1295項政務服務事項進行了全面梳理。其中,推動230項實現與深圳“同事同標”,做到辦事指南、審批參數和流程“三統一”。這一舉措大幅精簡了申報材料、壓縮了辦理時限,顯著提高了政務服務的規范性和辦事效率。

目前,已實現74項縣級事項對標深圳“一網通辦”,推動政務服務從“可辦”向“好辦、速辦”轉變。此外,該縣還積極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強化關聯事項“集成辦”。通過建立月調度機制,形成牽頭單位主抓、多部門協同的工作格局,目前已推動56個“一件事”主題服務順暢運行,年內辦件量突破3萬件。

對標深圳速度,創新服務機制優化營商環境

在信豐高新區,信豐福祿山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一片繁忙景象。這家以生產穿戴液晶顯示模組、排線、蓋板等產品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自開工建設以來,就得到了縣各級幫扶干部的主動服務和及時支持。企業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我們公司能夠這麼快地進入市場且量產,服務單位的支持和幫助功不可沒。”公司副總經理陳國雄感激地說。

為精准響應企業需求,該縣創新推出了“管家+助企專員+首席服務官”三級服務機制。依托“企業之家”平台,實現企業訴求“秒回速辦”。專職管家精准對接,14個部門專員實時響應,3名“小管家”快速對接,形成了“管家吹哨、專員報到”的高效運行機制。此外,36名首席服務官為重點企業提供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真正實現了“辦事最多找一人”。

在項目審批方面,實施“專班+雙前置”機制。借助一體化項目策劃生成平台,實現26個職能部門提前介入,開展要素預判,分類制定政府與社會投資項目生成路徑。對招商項目實行“同步審簽”,在施工圖審查、人防審批等環節推行分類改革。低風險項目延用原方式,特殊工程實行“承諾+容缺+抽查”模式,人防審查嵌入工程規劃,實現規劃與施工許可“同步聯審”。同時,建立“123響應機制”,即1天回應、2天明確路徑、3天反饋進展,顯著提高了審批效率和項目落地速度。

該縣還積極借鑒深圳“免申即享”模式,設立惠企政策專窗,持續擴大政策“免申即享”范圍。相關事項佔比從56%提升至87%。通過構建企業畫像與政策匹配數據庫,在“贛企通”信豐分廳上線12條政策、31個事項,借助市級短信平台精准推送,實現“政策找企業”。

對標深圳質量,構建數字化服務與全鏈條賦能新體系

近日,市民劉女士在信豐縣政務服務大廳內通過掃描“吐槽碼”,提交了自己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堵點、難題。“辦事只要不滿意,掃碼就能評價吐槽,以前總擔心來了辦不成事,現在心裡踏實多了。”劉女士滿意地說。

信豐縣深化數據共享利用,提供“一站式”服務,遴選7家數據標杆企業,實現登記與統計全覆蓋,完成9個接口對接、291路監控接入、37萬次數據調用,為“信速辦”、教育入學等平台提供多維度數據服務。同時,構建“AI+人工”協同服務機制,創新推出“60秒響應”“吐槽碼”等舉措提升群眾辦事滿意度。截至目前,“叮叮搶單”“AI智小二”等智能系統已處理業務20125件,極大提升了響應效率與用戶體驗。

依托“企業之家”,該縣建立了全覆蓋響應機制,形成企業訴求閉環管理。通過電話短信回訪累計5萬余次,及時了解企業滿意度與經營難題。此外,政務大廳涉企審批事項在企業之家同步可辦,並提供場地舉辦政策解讀、企業交流等活動,增強了企業獲得感。

針對縣域重點產業,該縣定制產業賦能服務,構建全鏈條協同生態。圍繞電子信息產業鏈推出“產業鏈圖譜+全鏈條審批”創新服務,編制產業全景生態圖,整合項目引進、企業開辦、生產經營全周期審批事項,實現標准化、高效化審批。與工信部門共建“智改數轉”平台,助推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聯動科技部門共享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引入高校、科研院所資源,構建產學研用協同體系﹔聯合司法部門提供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咨詢等服務,形成“政策+技術+法律”全鏈條賦能,打造了優良的產業生態。(吳博濤、劉慶媛、陳忠華)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