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上饒:“公路+文旅”激活文旅發展新引擎​

2025年09月23日22:10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車行青山裡,窗含畫中景!”初秋清晨,浙江游客李女士一家駕車駛入衢黃南饒“95聯盟大道”婺源段。車窗外,連綿公路如絲帶穿梭於青峰秀水間,靜謐古村與優美公路共同勾勒出詩意畫卷,讓他們的上饒之旅驚喜不斷。

“十四五”以來,上饒市錨定“交通強市”與“全域旅游”雙戰略,以公路為筆、山水為卷,將國省道從“通行線”變為“風景線”,從“經濟動脈”織成“幸福紐帶”,走出“路隨景建、景由路生、旅因路興”的融合發展新路,讓“快進漫游”的美好出行成為上饒遞給世界的閃亮名片。

以路串景,勾勒最美旅游廊道

“95聯盟大道”是跨省交通旅游協作的拳頭產品,按打造黃金旅游廊道的思路,將四省優質旅游資源串珠成線。該大道在上饒境內全長370公裡,途經江灣、三清山、龜峰3個5A級景區,連通19個4A級景區,覆蓋數十個3A級景區與古村落。近年來,上饒按提升公路等級、統一標識系統、完善服務配套、美化路域環境的思路,對其進行高標准打造。

路暢是基礎。S303浙臨線通往安徽黃山,既承載交通使命,又串聯“金庸故裡”“徽饒古道”等多個景點和古村落。原有公路部分路段為四級路和等外路,大巴車交匯困難,制約了沿線旅游資源開發。為打通旅游交通堵點,已按二級公路標准完成升級改造。

據悉,“十四五”期間,上饒公路部門錨定建設“旅游快速通道”目標,先后新建或升級改造G236鄱陽至余干快速公路、S303婺源浙臨線、S203靈山至上饒、S201廣豐至銅鈸山等多條通景區旅游公路100多公裡,穩步構建“快旅漫游”的旅游公路主通道。同時,加大路面養護投入,完善沿線交安設施,路況優良路率達100%。

上饒因地制宜修建休閑步道、觀景台、文化牆等配套設施,提升沿線景觀綠化和景觀節點,整治路域環境,統一建設370公裡標志標識和視覺識別系統,設置旅游區標志21套、驛站標志32套、輔助告知標志115套、景觀標志465套,在文旅圈形成特色流量的公路品牌。

棕底白字的旅游區標志指引方向,原木色的驛站標志透著鄉土氣息,465套景觀標志融入“朱子文化”“茶文化”“丹霞地貌”等元素,連防護牆上的圖案都是三清山“巨蟒出山”的剪影。

新建的浙源服務區寬敞開闊、環境優美,既提供加水、停車、如廁、購物、充電、休憩、醫療等基本服務,又打造汽車宿營地、黨建公路文化牆、游客閱覽室、智慧信息系統、志願者服務中心等,滿足游客高標准出行需求。目前,上饒市普通國省道建成服務設施28個,其中服務區13個、驛站14個、停車區1個。婺源江灣、辛田,萬年齊埠、玉山山塘4座服務區獲評省級“星級服務設施”。婺源長灘、三清山北等26個重要節點實現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全覆蓋。

“現在走95聯盟大道,沿途能在江灣驛站喝杯皇菊茶,到廿八都古鎮吃碗銅鑼糕,既好看又好吃好玩,一天逛兩省,很愜意!”浙江游客王先生感慨。

如今,“95聯盟大道”上饒段不僅是贛浙閩皖四省邊際旅游的主環線,更成為長三角游客“周末游”的首選通道,獲評“2022年度全國交旅融合創新項目”“2024交通運輸品牌建設典型案例”,在文旅圈掀起“公路打卡”新風潮。

以路融景,鋪就旅途“山水長卷”

行走在平坦舒適的省道S202三清山環山公路上,天、地、山、路自然融合,人、車、環境和諧統一。這條通往5A級景區三清山的旅游公路,讓過境游客主動開啟漫游模式。

廣豐通往銅鈸山國家森林公園公路兩旁,櫻花、白玉蘭、銀杏、桂花等花卉先后盛開。德興G237濟寧線雙溪水庫段、S204李太線高鐵站至三木源口等重點旅游路段,綿延的紫薇花沿公路兩側鋪展,粉紫嫣紅的花朵綴滿枝頭,車輛穿梭於花海,宛如游弋在流動的畫卷。

橫跨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鄱余特大橋,2022年建成通車,全長12.566公裡。全橋採用優美的S型平面曲線設計,變截面波形鋼腹板PC組合箱梁建造,生態環保、橋湖交融,日暮黃昏呈現“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奇妙景觀。

在弋陽縣G320段,公路旁的文化牆繪著“弋陽腔”臉譜,讓路過的游客秒懂當地非遺﹔在S306通懷玉山公路,“可愛的中國”“清貧”等紅色文化標識深入人心,提醒行人珍惜幸福生活﹔在G237廣信段、S302婺源段,“行上道·饒有為”“奮進強國路·大美上饒行”等獨具公路特色的文化標識映入眼帘,傳遞公路人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追求。當公路疊加文化元素,誕生出令人驚艷的行業創意。

沿著G237國道向東,養護工人在烈日下忙碌,開展日常保潔、小修養護和路域環境整治工作。無論嚴寒酷暑、冰凍雨雪,國省道公路上總能看到那一個個繁忙的橙色身影。傾心打造“一路一景、四季有色”的最美公路,將全市國省干線公路打造成美麗鄉村的連接線、夢裡老家的風景線,是每一名上饒公路人的價值追求。

據悉,“十四五”以來,上饒公路部門投入養護資金16.35億元,實施路面養護工程832公裡、改造危舊橋259座、實施安全精細化提升項目33個、災害整治143公裡,打造“國省道暢安舒美”示范項目8個,建設裡程162公裡。國道PQI值由91.32升至93.49,省道由88.56升至91.36,穩居全省前列。

以路興景,點旺一城“山川煙火”

群峰懷抱、雲霧繚繞的望仙谷宛若仙俠世界。背靠道教聖地的葛仙村環境優美,亭台樓閣古色古香,讓人仿佛穿越時空。這些躲藏在深山峽谷中的人間仙境,曾因交通不便而鮮為人知。隨著S425鉛山至葛仙山、S203靈山至上饒、G237廣信至望仙谷公路的先后建設和提升改造,不僅助推葛仙村、望仙谷等景區成為網紅打卡點,更催生出“公路旅游經濟帶”的黃金走廊。

婺源全域為國家3A級景區,270余公裡的國省干線公路蜿蜒盤旋在青山、綠水、村落間,與高速公路、城區道路、農村公路有效銜接,編織成全域“快旅慢游”旅游公路網,促進沿線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重點村等一體化發展,讓婺源美麗風景變身美麗經濟,全年接待游客超2800萬人次。

玉峰村的嬗變堪稱公路助推鄉村振興的典范。這個紅色“清貧”故事發生的村落,平均海拔1000多米,從前基礎設施落后,山區道路難行,嚴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為打破玉峰村發展受限的格局,上饒公路部門籌資建設了18.77公裡的懷玉山“天路”。蜿蜒盤旋的懷玉山“天路”已成為特色紅色旅游名片和火熱“網紅打卡地”,玉峰村年接待游客達30余萬人次,帶動村民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以路興景、以路興業”。上饒市以旅游公路建設為依托,實現全市所有通4A景區干線公路全部達到三級以上標准,助推全域旅游和鄉村振興蓬勃發展。據悉,2024年,上饒市接待游客2.3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2500億元。

大道如虹,向景而行。未來,上饒公路部門將繼續以路為媒,深化“公路+文旅+產業+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推動全市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向“全域旅游軸線”升級,打造交旅融合新亮點,助力交旅融合新發展。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