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变绿 天空见蓝

——都昌对39座矿山进行生态修复

2020年08月29日07:32  来源:江西日报
 

都昌石材资源主要分布在苏山乡,该乡已探明花岗岩储量达4.4亿立方米。随着花岗岩资源的开采,都昌成为赣北乃至全省最大的饰面板材生产基地。但过去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及环保意识淡薄,在矿山开采的同时,忽视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导致矿区周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近两年来,都昌有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目前,该县39个矿山的生态修复已全面完成。曾经“遍体鳞伤”的苏山乡矿山如今大部分已复绿,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最严标准抓整改

石材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收入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其中,石灰粉污染尤为严重,矿山房屋都变成了白色,家家户户紧闭门窗,早上刚擦干净的桌子,过一会又是一层石灰。一些矿山周边的道路一到下雨天更泥泞遍地,山上的石窟也成为一大安全隐患。

2018年,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都昌对全县矿山全面开展生态修复,确定持证矿山治理主体为企业,废弃矿点治理主体为属地乡镇。通过降坡、削坡、修建挡土墙、覆土复绿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实现矿区应绿尽绿。

该县对多余的废石废渣,及时清理处置;对蓄水采坑,修建安全护栏;对矿区工棚和设备设施,全面拆除清理,覆土回填,播撒草籽复绿;对工业场地,清理废石后,有条件的复垦为耕地,并栽种芝麻、红薯等经济作物,变废为宝。

苏山8、9号片区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是都昌县矿山生态修复产业带的示范工程,该工程采用挂网喷播、坡面光伏、岩体喷绘等工艺进行综合整治,并按照要求建设三级沉淀池。

苏山村升阳水库主要为下游1200多亩稻田提供灌溉用水。为从源头上保证废弃矿渣、粉尘不再被雨水冲入水库,都昌县水利局新建了挡土墙、临时截水沟排水沟,铺设了草皮,栽植了护岸树木,增设了卵石滚水坝,对库底乳状污染沉积物及泥砂进行彻底清理。都昌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底,清淤工作已全面完成,水库的水体达到二类水质的要求。

最大合力促执法

都昌在合理开采利用石材资源的同时,对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出重拳下猛药,保护青山绿水,巩固生态优势,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2019年3月16日,该县自然资源局、石材办、公安局、生态环境局、城乡规划建设监察执法大队等部门联合执法,依法对矿区工棚及附属设施集中实施拆除清理,共拆除清理120栋矿区附属房屋,依法关闭36家违法石材加工小作坊和8家违法开采矿山企业。

如今,各矿山厂区道路、车间、堆场地面全部硬化,并安排专人进行保洁、洒水抑尘,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矿山开采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复绿”,建设尾矿库拦沙坝,保护矿区农田;种植植物,减少水土流失。

倒逼企业履行义务

2018年9月以来,该县集中力量先后六批次约谈矿山业主,督促其依法履行修复义务,如期完成生态修复治理。2019年3月,该县再次对未按期完成修复任务的企业,逐一约谈负责人,对拒不履行生态修复义务的矿山企业法人,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目前,都昌县共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39个矿山生态修复,复绿面积39万平方米,共修建挡土墙近5000米,播撒草籽2200公斤,种树5万余株。

一系列工程措施,让露天矿区改头换面,到处虫鸣鸟飞、草木葱茏、绿意盎然。曾经的荒山荒地既种植了绿茶、白茶等经济作物,又种植了芝麻、番薯、小麦等农作物。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昔日的废弃矿点也成为当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曹 剑 记者 徐黎明)

(责编:毛思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