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妙手 异日重辉

——“我要去南昌 品读海昏侯”文创明信片浅析

2020年11月06日07:10  来源:江西日报
 

历史人物题材的绘画往往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前不久,为配合南昌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园工作,“我要去南昌 品读海昏侯”的文创明信片由南昌市邮政部门公开发行。该套明信片由12帧连环国画组成,由画家支林历时4个月创作完成,分别讲述了海昏侯刘贺“尊师重学”“挑灯夜读”“随父拜皇”“年少登基”“书诗文才”“抚琴抒怀”“扬鞭策马”“纹枰论道”“闻鸡起舞”“饮酒赋诗”“南赴豫章”“墓锁繁华”的传奇人生。

崇儒尚礼:海昏侯刘贺的基本底色

刘贺的一生经历了“王”“帝”“侯”“民”多重身份的转变,颇具戏剧性。画家支林借助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仔细分析了“孔子漆屏风”“漆竹书”、《论语》等尊孔尚礼的儒家传统文化史料,绘制了这套文创明信片,把一个从小就尊孔崇儒尚礼、琴棋书画无所不知、长大后文武双全、立志报效国家的刘贺形象进行了一种艺术化呈现。

诗图互见:海昏侯文创意义的生成

史诗性质的创作,往往有图文对话等特征。支林的这一创作同样具有这些典型特征,即有图有诗,图诗合一,整体呈现出一种“召唤结构”模式。如《纹枰论道》中绘有刘贺和老师的对弈,刘贺面色沉稳,右手举起棋子,思考棋法和阵局。旁边配诗“举子若定细思量,决胜千里势不挡;世事如棋理同契,道术精进入堂奥”,对人物形象进行了阐释。图像和诗文之间构成一种“互文”,互相指涉、补充。

异日重辉:海昏侯历史形象的重塑

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新解、对文化遗产的挖掘和继承、对角色意义的定位与重塑,都是历史文化审美的时代使命和担当。刘贺是否为“千古定评”的“荒淫”“废帝”?从墓葬考古出土文物来看都不像。作者创作的这组作品,体现了自己的史学思考。(王子文)

(责编:邱烨、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