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因水而贫,如今治水而兴——

南羊村的美丽蝶变

2020年11月09日07:39  来源:江西日报
 

南羊村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本报记者 邹晓华摄

从乐安县流坑古村往南行,一路上绿树成荫,稻浪金黄。跨过乌江上的东岸大桥,桥的东头,就是该县牛田镇南羊村。南羊村依水而建,昔日,因水而贫,村民出行靠摆渡;如今,治水而兴,村民安居乐业。

建桥,告别摆渡出行

位于乌江中段的南羊村,辖4个村小组,曾经是乌江乐安境内4个渡口中的一个。自建村以来的几百年间,一根竹篙,一叶小舟,载运着渡口两岸的人流、货物。

“在桥建成前,村民过河、物资运送都靠渡船,遇到河里涨水,进村出村的路就断了。”村党支部副书记叶五房告诉记者,除了交通不便,乌江还让南羊村村民饱受洪水之苦。

2008年,乐安县在位于南羊村乌江段的南边,建成了兼具蓄水防洪和发电功能的东岸水电站。南羊村自此再也没有发生洪水漫村的情况。2011年,通过争取的“渡改桥”项目资金,及村民自发筹资,南羊村在渡口边建成了东岸大桥。通车那天,村里特意摆了喜酒,庆祝这件大喜事。村里最后一任摆渡人欧阳生贵,收起了摆渡的竹篙。

求变,产业鼓了腰包

桥修好了,村民出行方便了,村庄不再遭受水灾,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成了大家的目标。南羊村因地制宜,依靠紧邻乌江的区位优势,种植桑树养蚕。穿过参天的古树林,在东岸村小组东面的稻田边,一片桑田与鸭场出现在记者眼前。正在给鸭子喂食的村民董国辉告诉记者,蚕桑基地面积近200亩。在养蚕季节,基地吸收了当地10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记者采访时,正好遇到村民将收割的稻谷运到烘干厂。“如今收割机能直接进村,在田头就能把谷子装车,直接拉到烘干厂。以前,收割机哪里进得了村,要先把谷子扛到船上,摆渡到河对岸,再用拖拉机拉到镇上卖。”村民叶发生说。

“以前家里最困难的时候,连炒菜的油都没钱买。”南羊村村民廖中秋告诉记者,桥没修通前,家里的收入主要靠每年养一两头猪。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扶贫干部帮扶下种植烟叶。今年4月,在帮扶干部的介绍下,廖中秋进入东岸水电站上班,每个月有了2000元的稳定收入。同时,他自筹资金5万元,通过产业扶贫贷款5万元,加入了村里的龙升种植养殖合作社,养殖肉牛。“现在日子渐渐红火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廖中秋说。

驻村第一书记江泉兴告诉记者,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村里鼓励贫困户以“公司+贫困户+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形式,参与发展双孢菇、蚕桑和鸡鸭养殖、肉牛养殖等扶贫产业。如今,全村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产业全部脱贫。南羊村也从一个贫困村,成为“六好村”。

展望,吃乡村旅游饭

产业兴,穷根断;村子美,人回流。这两年,不少村民回到村里建起了小洋楼。“他们都期待村里的旅游发展起来后,回村开民宿或农家乐。”叶五房说。

“南羊村依山傍水,离流坑古村不远,生态环境好。全村有200多棵古树,水有乌江和东岸水库,山上还有待开发的溶洞……”江泉兴也看好南羊村发展旅游的潜力。他告诉记者,靠水吃水,现在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目前,南羊村正融入乐安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打造乡村旅游。

据了解,乐安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程治理范围涉及5条水系,项目总投资5.9亿元。工程以恢复河湖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为总体目标,治理河道总长为73公里。其中,该项目在南羊村东岸工程段投资325万元,包括在东岸桥以下的乌江两岸修建游步道、生态长廊等。同时,根据东岸村小组的地形特点,新建休闲娱乐健身文化广场,为乡村旅游开发增加亮点。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村中的文化广场已基本建成,广场上7棵巨大的古樟树已全部用围栏围好。古樟树枝繁叶茂,形态各样,与周围的房屋、群山融为一体。

乌江沿岸正如火如荼施工的“水系连通”项目,让村民吃上旅游饭的日子越来越近。(曾文才 记者 邹晓华)

(责编:毛思远、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