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频道

周义朋:戈壁滩上的育人大课堂

2021年09月17日17:24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周义朋,一位地质教育工作者,他离家万里扎根新疆戈壁荒漠十五载,还把课堂搬进戈壁滩一线,为核军工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不少已成为该领域技术骨干。

扎根戈壁荒漠十五载

九江人周义朋有着黝黑的皮肤,质朴的外表,话语不多,但在我国砂岩铀矿地浸行业,却是个小有名气的“腕儿”,只要一提他的名字,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时间回溯到2004年,怀着对国家核能事业的强烈兴趣,30岁的周义朋进入东华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6年3月,他参与了该校承担的第一个核能开发项目,并踏入人迹罕至的新疆戈壁滩,从此一扎就是十五个春秋。

在新疆,为了保证试验全天候连续进行,周义朋每年要在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最长连续工作11个多月没回一次家。

2010年,野外试验进入关键期,学生们因考试和毕业相继返校,需要五六个人才能正常运转的试验,一下子只剩他一个人。但周义朋咬牙坚持,经常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时忙到凌晨三四点,回宿舍囫囵睡上三四个小时又得赶去试验现场。他苦撑四十多天直到学生们回来,确保不耽误试验进度。

在戈壁滩给学生上课

在戈壁滩上,周义朋必须没日没夜地利用好天气赶做试验。十多年来,只要现场工作不停,他就全年无休,连每天是星期几也不知道。但不管工作有多忙,他对学生总能挤出时间;很多人觉得做科研出成果更多,教学生只是捎带的,可周义朋始终牢记育人的责任。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他把课堂搬进矿山现场,除了手把手向学生传授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开展专题讲座和系列技术培训100多场次。每周拿出一天时间与学生和矿山技术人员一起开展专题探讨,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在生活上,周义朋对待学生像一个温情的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野外戈壁荒漠条件十分艰苦,他总是尽自己所能在生活上给予学生们关心。学生们在野外待久了,一个个不愿去矿山的食堂吃饭,宁可天天吃泡面。周义朋便常常给矿山的小年轻做他的配方拌面——经过反复试验遴选出的黄豆酱、拌饭酱、牛肉辣椒酱三种配料精准配比,就这样,“小年轻”们的胃和他们的心一起都被周老师征服了。

一提起他,这些“90后”脸上满是敬佩:“家长吩咐的事情我们做起来可能会打点折扣,但周老师说的话我们一定坚决执行。他是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课堂搬进戈壁滩的一个人。”

育人师风代代相传

从30岁的小伙儿到年近半百,周义朋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国家的核事业。说起这份对事业的坚守和对学生的责任感,离不开这所核工业特色高校的底蕴和一脉相承的师风。

东华理工大学退休教授史维浚是周义朋提起最多的人。如果要问周义朋为什么能在戈壁荒漠中坚持科研教学那么久,史维浚与周义朋这对师徒的故事可以给出答案。

2006年下半年,尚在读硕的周义朋第二次到吐鲁番,带队老师正是69岁的史维浚。“史老师和我们在铁皮篷车里同吃同住40多天,就睡上下铺的床,每天比我们学生还起得早。”周义朋回忆,有一次风沙连刮三天三夜,物资运不进来,史维浚就带着大家一起啃馒头。

除了在生活上不计较,史维浚在业务上的严谨也深深影响着周义朋。有一次周义朋在伊犁野外测水位,却发现5个点位中有一个数据和其他点位不同。把握不准的周义朋拨通了史维浚的电话,人在江西的史维浚听完便问:“你测了几遍?”“一遍。”“一遍怎么能确定?用不同方法多测几遍。”最终,周义朋几遍测下来,数据和第一遍显示一致,得到了史维浚的认同。

和所有学生一样,临近毕业时,周义朋开始忙着找工作。“你还想走啊,就留在学校吧。”得知学生来意后,史维浚脱口而出,周义朋最终选择了留校任教,并在史维浚的介绍下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多年后,一家企业向周义朋抛出“橄榄枝”,待遇令旁人羡慕。周义朋仍毅然选择留下,理由很简单:“我感念学校以及老师对我多年的培养。”

这份感念结出了硕果:十多年来,周义朋带领上百名东华理工大学学生到新疆实习。其中,数十名毕业后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工作,十余名进入博士阶段深造。

“我并非天生能吃苦,也不是一毕业就会带学生,我只是在努力向学校老一辈教授看齐,希望自己也能通过言传身教,不仅把知识,而且把核工业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如今仍在新疆戈壁滩上坚守岗位的周义朋说。(朱天星)

(责编:邱烨、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