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频道

天然诗意自芬芳 情真意切谱乐章

——歌曲《江财缘》创作谈

溪桐
2021年12月29日16:21 |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小字号

“举起杯,把酒问候,江财深情心中永驻。举起杯,我心如初,信敏廉毅引领风流。”这是歌曲《江财缘》中歌词,把它献给敬爱的母校——江西财经大学。虽然离开校园已多年,但每当想起母校,总是一片真情,情到深处、兴之所至,这种心中深厚情感与少时在黔东南苗乡侗寨天然生活时沉淀的灵动跳跃音符相融合,《江财缘》这首歌便应运而生,表达了对母校绵绵思念与深深感激。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片古朴神秘、如诗如画的生态秘境。那里古树参天、森林覆盖率高达68%,民族村寨星罗棋布,居住着苗、侗、汉、布依等4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80%,保留着苗年、侗年、姊妹节、吃新节、芦笙节、萨玛节等众多民族传统佳节,是世界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护核心地。所到之处、目之所及皆是美景。青山座座、河流交织、湖泊连串,喀斯特地貌自然奇特,苗乡侗寨梯田巧夺天工,历史名城古镇传承千年。黔东南州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国家列入保护的传统村落409个,占贵州省56%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位居全国同级市州首位。黔东南州是“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栖息地”,被誉为歌舞之州、神奇之州、森林之州、百节之州,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

除了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我美丽的家乡天柱县更是镶嵌在黔东南锦绣风景上一颗璀璨明珠,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原生态保留着数百年前苗侗百姓风俗习惯,进寨就是客、开口就是歌。完好保存着100多座古代宗祠,特别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刘氏宗祠”兼具西洋哥特式建筑风格,与当地吊脚木楼、徽派印子屋及民族风情相得益彰。天柱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明万历二十五年建县起,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来自江苏淮安籍的首任知县朱梓以教育立县,兴建“凤山书院”,尊师重教、尚贤重学理念深入民心、代代相传,天柱县被誉为“文化教育大县”,更是贵州省第一个“无盲”县。近代以来,从天柱走出了北伐名将王天培、抗日名将吴绍周等众多战场勇士,涌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救火英雄龙均爵,培养了一大批作家、书法家、音乐家等文艺界知名人士,可谓是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在这里,白天牧牛于清水江畔观群鱼赏碧水,夜晚在吊脚木楼上看月亮数星星,爬到三人合围千年红豆杉上喂雏鸟观彩虹,曾有客人留诗“游过天柱县,不再羡桃源”,就是其真实写照。

风景如画的自然环境、淳朴厚重的文化气息、返璞归真的乡情民风、乐善好施的良好民风,塑造了苗乡侗寨百姓坚韧不拔、乐于助人的优秀品格。记得有一次,家中快要断炊,晚饭米已不够,我母亲听说隔壁邻居已经断粮后,就把仅有的米分了一大半让送给邻居以解燃眉之急,我心里很是不情愿,走得很慢,边走边掉眼泪,母亲见状把我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她说:人要相互关爱,咱们家揭不开锅时,很多邻居都曾给我们送过米,才得以渡过难关,我们要“受人滴水之恩,应该涌泉相报”,不记得失、不讲条件,尽力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从那刻起,我幼小的心灵就种下了“感恩”的种子。记得还有一次,母亲带着我去偏远寨子走亲戚,那家有3个孩子,家里虽穷却十分温暖,勤劳善良。为了招待母亲和我,一家人特意跑到深山里采蘑菇作晚饭,一走就是一整天,斜阳西下时带回来7朵蘑菇。吃晚饭时,桌上摆着苦瓜、豆角、红苕叶以及蘑菇汤,但菜里没有一丁点儿肉或油,亲戚热情地招呼我娘俩多吃一些,并往我们碗里各夹了一块蘑菇。母亲马上说,我娘俩昨天刚在家吃过,就又把蘑菇夹回菜盘里,我见状既想吃又舍不得吃了。晚饭吃完,7朵蘑菇还静静地留在菜盘里。那天晚上,母亲跟我说了很多,虽然亲戚家里穷,但亲戚是没法选择的,不管他们是富是穷,我们都要平等、真诚对待,即便我们帮不了他们什么,多去他们家走一走、看一看,也会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希望。母亲的质朴言行和宽广胸怀,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懂得要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

将时间指针拨回入校时,因冥冥之中鸿雁长飞美好约定,我即将离开那个生我养我的美丽侗寨,前往无限向往的江西财经学院。考上江财是我的梦想,也是寨上一件喜事,在这之前,我们寨上还从未有人就读省外大学。为了给我送行,高中班主任约请各位科任老师,带着一群同学,从大老远县城赶来我家,勉励要好好学习,以后报效国家、服务家乡。乡亲们知道我家比较困难,东家几斤粮、西家一两块钱助我奔前程,母亲则卖了家中唯一的一条“半大”猪筹集上学费用,哥哥更是脱下最喜欢的确卡外衣给我……这点点滴滴的关爱,犹如一股股暖流流淌进心间,终身难忘。离开家乡那天,我饱含热泪,怀揣着珍贵录取通知书,带着亲人和乡亲们殷殷嘱托,提着沉甸甸行李来到英雄城蛟湖畔,踏进朝气蓬勃江财校园,开启了宝贵的大学生涯,生命便和江财紧密相连,也是从那刻起,一曲美妙温暖而又朦胧的旋律开始在心中萌芽。

大学是一个充满希望、激情四射的地方,我们可以尽情汲取广博知识的珍贵养分,感受校园活动的多姿多彩。同学们一起和着江财校园里的生动旋律,踏晨光而来、伴夜色归去,在教室里如饥似渴学习,在图书馆里尽情徜徉,在田径赛场上张臂奔跑,释放着青春独有激情与魅力,彼此更是更结下了深厚情谊。知识乳汁给予营养,清澈蛟湖映亮双眸,睿智师长传授思想,“信敏廉毅”校训更是融进了生命。对我这第一个江财侗族学生,同学们从相遇、相识到相知,彼此都感觉相见恨晚,真正体会到56个民族56朵花,各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很怀念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奋斗、一起拼搏的金色时光,即使现在天各一方,但心的距离也从未觉得遥远。清晰地记得,老师和同学一起去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下赣江游泳、到梅岭野宿,真可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更清晰地记得,几位大学室友,经常在周六晚自习结束后,坐在学校操场边谈天说地,谈到人生理想时,每个人都很赤诚,有的希望毕业后进入国家机关竭忠尽智,有的希望进入市场经济浪潮中干事创业,而我则希望学有所成、报效祖国。至今回想起来,那时的理想弥足珍贵,那种年少情怀总能在遭遇挫折时给予不竭精神动力,赋予搏击未来的勇气信心。我毕业后进入中央国家机关工作,赶上了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经多岗位历练,先后到贵州省凯里市委、市政府挂职锻炼两年,参加中央第二批援青在青海工作三年,无论在平凡工作岗位,还是在贫困地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都书写了履历中充实丰满篇章,持续践行着青春年华许下“报效祖国”的誓言。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又像流星闪过美丽夜空,给人无限遐想。别离母校时间久了,总免不了生出浓浓“校愁”。这“愁”,是源自心底挚爱,是发自肺腑思念,更是刻骨铭心眷恋。回忆则像一缕缕和煦春风吹过心房,似一汩汩甘甜清泉淌过心间,如一丝丝温柔细雨滋养心扉,从青丝到华发,时间在变、容颜在改,唯有时空隔不断心心相连,留给一个个温暖场景、一段段精彩回忆。无论过了多久,不管走了多远,只要想起在江财的青春岁月,想起那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激情时光,总会忍不住热泪盈眶。母校精神育养、恩师谆谆教诲、同学校友情谊,激励奋进、陪伴成长、给予力量。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慈爱的母校,感恩父母亲人,让我这个来自偏远山区孩子,有幸走出深山、拥抱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丰富的生活。我至今还保存着读江财时佩戴的校徽、用过的学生证、贵州天柱和江西南昌的火车票和汽车票等,这一沓沓发黄的票据,如今已变成斑驳记忆,遥寄着对母校的深深思念。

春夏秋冬蛟湖景,一生一世江财缘。江财,是眼里最美丽的地方,是心中最温情的地方,是毕业时万般不舍的地方,是回校后热泪盈眶的地方。因为江财,从未谋面却一见如故;因为江财,纵使离别却总在心头;因为江财,我们可以一起畅谈那响彻校园风云人物和那如数家珍故事趣闻。她像母亲胸怀,宽广而又温柔;她似母亲眼眸,深情而又明亮;她如母亲双手,温润而又厚实。我在特定时空里走进她、了解她,在离别后理解她、怀念她。从与江财的美丽相遇便紧紧相连,从此笃学奋进、铸德修为、放飞梦想、扬帆远航、幸福相伴,共同走在新时代金光大道上!

(责编:邱烨、帅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