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西>>要闻

护航“米袋子”

——余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纪实

2022年04月11日08:24 | 来源:江西日报
小字号

春日的赣鄱大地生机盎然,满目皆景,全省各地也拉开了春耕生产的序幕。在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宽敞的厂房里,秧盘播种设备快速运转,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在全自动育秧流水线上,一个个育秧盘装入事先准备好的营养基质土,浇上水后,机器把已浸种消毒的稻种播入,再用基质土覆盖。随后,工作人员用叉车将装着种子的育秧盘,移至育秧密室催芽,通过智能设备恒温恒湿自动控制,48小时内就能出芽。

该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机械化生产场景,只是余江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以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为引领,通过建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方式,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并成功入选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截至目前,该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25%,并有24个农业合作社具备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

农事服务一站式

建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余江作为我省水稻高产示范县(市、区),水稻种植总面积68.99万亩。2021年以来,该区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思路,通过整合供销、农粮、农机等部门资源,启动创建了集农资统一供应、农机全程作业、粮食规模种植、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周边农户提供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计划到2025年,在全区范围内打造50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确保“建成一处、覆盖一域、服务一片、带动一方”。

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7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锦江镇惠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自华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智能化。目前该镇水稻从育秧、翻耕、播种到施肥、病虫防治、收割,全程实现了机械化,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投入和生产成本。

同时,为规范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该区按农机具数量、服务面积、基础设施等标准,将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分为五星、四星、三星。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分别对不同星级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一次性补贴35万元、25万元、15万元。“要评上三星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其水稻种植、机收等年作业面积不能少于2000亩,并配备与全程机械化服务相匹配的高性能农具不少于20台(套)。”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彭书青说。建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可以有效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率每年递增5至8个百分点,从而进一步带动粮食生产,稳住“米袋子”。

智慧农机耕沃土

在江西良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自动化喷漆生产线有序将加工好的配件进行油漆喷涂,工人们正在对已生产好的机器进行整理加固、组装,等待装车。“这一台台旋耕机是春耕的好帮手,虽然受疫情影响,人手不够,但为了不影响今年的春耕,生产一刻也不停。”该公司总经理邱文良说,今年第一季度旋耕机的销售情况良好,同比有较大幅度提升,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对农机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特别是对大型农机追加了补贴,更是提升了当地老百姓开展机械化作业的积极性。

近年来,余江区先后投入2亿元,打造了我省第一个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园——鹰潭市余江区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园。目前,该园区内有江西良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江西大隆重型工业有限公司、江西中联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行业内知名度较高的农机装备企业。通过打造农机装备产业园,发挥产业集群效应,该区农机装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业生产从传统生产方式向全程机械化转变。

同时,该区通过奖补机制,助力农机装备普及。彭书青表示,农户选购余江智能农机产业园生产的奖补机具,企业将给予农户一定的让利补贴。让利补贴资金来自当地政府给予的定额补助资金,补助标准为该产品国补标准的三分之二。2021年度该区共补贴各类机具215台(套),补贴资金达707.46万元,其中购机补贴资金658.99万元,受益农户171户。(周桐)

(责编:罗娜、毛思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