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景德镇昌江区如何答好“双减”答卷

校园外,全区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校园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已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景德镇市昌江区一手抓减负,一手抓增效,平稳有序推进“双减”工作,通过双减“减”出“加”效应。
“减”出一个多彩的夏天
这个暑假,景德镇市景航学校学生在凉爽的教室里阅读,用画笔手绘防溺水安全知识,通过讲故事训练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7月6日,景航学校第一期暑期托管服务开课。学校开设了“基本服务+素质拓展”课程,除了对孩子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的作业辅导外,还设置了书法、绘画、阅读习作、讲故事、手工制作等素质拓展课程。
“我们坚持师生自愿原则,切实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景航学校相关负责人说道。
昌江区落实“双减”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学生们没有奔波于各类补习机构,也没有沉浸在“题海”,而是在安全的环境下,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据了解,自7月暑假以来,为打好今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保卫战”,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小组开展多次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专项检查行动,从严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培训,坚决打击“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超范围开展培训等行为,排查校外培训机构34所,下发治理告知书7份,下发停办通知书2份,整改通知书3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假期校外培训负担,让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愉快充实的假期。
一年来,昌江区全面强化学科类培训监管。从2021年7月24日起,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予审批登记,现全区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快速压减后,开展全区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治理,排查发现无证校外培训机构41所,其中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1所,已自行关闭7所,下达停办通知书4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30所,已自行关闭5所,已提交审批材料14所,下达停办通知书11所。同时,从培训时间严遵守、预缴费用严监管、从教人员严管理、培训行为严规范4个方面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严格规范管理。
“减”出一个快乐的课堂
校外减负,离不开校内提质。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如何提质增效,是教师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规范课程管理的同时,优化教学方式,是昌江区各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致做法。”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昌江区实验学校做好“五项管理”,五育并举,在一、二年级全体学生中进行无纸笔综合测评活动。活动分为快乐语文篇、趣味数学篇和体能测试篇以及美术作品展示篇。此外还有机器人闯关答题环节。测评根据学情,紧扣学段目标,为孩子们量身设计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并精心设计布置了活动场所,别具一格,妙趣横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测评氛围,孩子们在兴致勃勃的素养比拼中尽情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我们真正希望的是通过‘评什么’来影响‘教什么’‘怎么教’。学校将在‘双减’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和完善多角度评价模式,为孩子们创造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继续‘乐在其中’,快乐学习与成长。”昌江区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展教研活动也成为教师们的常态。今年3月,华风小学开展“集体备课促交流,听课评课促成长”教研活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展示及课后集体评议,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提升,达到了以教研促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昌江区加强学生作业管理,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为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昌江区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探索利用智慧作业等信息化方式不断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在第五小学,学校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开设了花样跳绳、足球、小提琴、竖笛、手工制作、美术绘画、信息技术、绘本阅读、书法、合唱等多种兴趣课堂。不管在哪个课堂,都能看到学生们深深地沉浸其中,学有所长、学有所乐。
“目前,我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已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并形成以基础服务(即作业指导+个别答疑)和拓展服务为核心的服务架构。”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基础上,根据学校特色制定“一校一案”,把课后服务打造为学生兴趣拓展平台。“城区学校如昌江区实验学校开展合唱、围棋、舞蹈、口才、国学等课程,第十五小学开展美术、二胡、足球、劳动技能等课程。农村学校也在有序地开展如诵读、古文赏析、硬笔书法、讲故事、儿童画、绘本故事等课程。”
据了解,根据统一安排,全区共35所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利用管理平台做好课后服务排课,逐步实现线上选课,数据与国家平台对接。昌江区将持续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推动昌江教育高质量发展,绘就美好教育蓝图,增强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徐鑫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