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潮涌向未来
过去一年,江西省创新步伐铿锵有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赣两院院士达10人,创历史新高;经典名方现代中药创制、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以及新药创制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航空、电子信息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催生了一批“江西造”“江西研”重大创新成果;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省两会上,创新“国家队”、数字经济、“专精特新”等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大家表示,当前,江西发展正处在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
推动优势创新资源强强联手
全国重点实验室被誉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2021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启动,重组后获批的实验室统一称为全国重点实验室。
“经典名方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2021年预申报、2022年正式申报、2023年获批。这条简洁清晰的时间线,反映着江西聚焦优势产业需求,整合省内优势科技资源,加快打造高端创新平台的信心和决心。”省政协委员,华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为权说。
实验室成功落地的背后,是华润江中、江西中医药大学、华润三九等三家共建单位各自优势技术的“链接”。“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和高校中药科研能力‘强强联合’,加之三家单位片剂、中药颗粒剂以及中药炮制等制剂技术均有优势。”刘为权说,下一步,实验室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聚焦经典名方这一现代中药创制为重要突破口,链接全国优势研发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支持实验室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丰富中药创新研发管线,为推动江西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省重点实验室作为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后备军”,必须对标“国家队”,同样演绎着创新要素集聚的故事。
“我们优化了学校省重点实验室的布局,大幅提升了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能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致力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体系,与省内同领域的省重点实验室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比如,与江西省地质局以主攻资源勘查为主要方向的省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从成矿理论到矿产开发的产学研用链条。”省政协委员、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福庆介绍说。
“铜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成立以来,加快集聚整合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全省铜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列席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郑高清以例举证,联合体成员单位省科学院、江西理工联合江西凯安新材等发挥各自优势,研发了大规格、高质量合金铸锭,项目有望推动江西铜合金产品高端化。
激发企业参与创新的内生动力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科技创新,企业要主动作为。”省政协委员,中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彭国禄介绍,近年来,中大集团围绕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数字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创新动力。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技术能否赋能发展。彭国禄以公司运营多年的装配式建筑为例:“现场作业减少约30%,外墙保温及抹面作业减少约75%,金属焊接作业减少约60%,木材用量减少约40%,工期缩短约30%。不仅为企业降本增效,而且为实现‘双碳’目标进行了有益探索。”
“实践证明,只有夕阳技术、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在省政协委员、赣州智研院名誉院长王奇锋看来,以“智改数转”“数实融合”激荡发展新动能,传统产业一定会实现转型升级,真正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精特新”企业以其“独门绝技”而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创造力与韧劲最强的企业群体。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形成了“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格局。
民革省委会建议,应当多形式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高水平建设“专精特新”创新平台,高水平开展产学研合作,用好政策工具,积极探索“专精特新”企业融入未来产业发展。
培育引进能挑大梁的科技人才
对推进科技创新这台“时代大戏”而言,人才是主角。
“贵州大学深度对接贵州白酒产业和生态特色食品发展培养需求,从化工学院、材料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三个学院抽调优秀学科师资组建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和白酒企业的人才,有力助推了产业发展。”省政协常委、南昌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王小磊以贵州大学为例谈科技人才培养,“我们应当培养具有红土地情怀、契合‘1269’行动计划需求,具备跨学科知识,推动技术落地转化的拔尖人才。建议打破学院、学科壁垒,以新兴交叉学科群和示范性特色学院为载体,探索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结成育人共同体,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如何做好科技人才“引育留”这篇文章,让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成为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省政协委员、南昌市科协主席王妮娜建议,要加强系统性布局,打造“产才融合”的引才格局,紧扣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将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协同联动、一体规划,做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向发力”,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同频共振”。发挥高端平台优势,“借力”育才;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借智”育才;聚焦未来产业发展,“借势”育才。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勇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创造“人尽其才”的留才环境。(全媒体记者 刘 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