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丰:能人“归巢”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管理模式变了,效率高了,村里的事办得更顺了!”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大塘埠镇羊马村,村干部叶直薪感受深刻。
去年10月,在外经商多年的企业能人张步青回乡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将企业管理经验“嫁接”到乡村治理:建立KPI考核机制、设立考勤奖金池、实行回访监督。短短数月,效果明显,闲置校园变身现代化党群服务中心,500盏太阳能路灯点亮山道,坑洼道路焕然一新,水渠恢复通畅,150亩药材基地生机勃勃,烟叶基地喜迎丰收。
羊马村的蝶变,是信丰县大力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引导在外能人返乡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在信丰这片红土地上,越来越多像张步青这样的“归巢雁”,正带着新理念、新资源、新干劲,为家乡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资源引路,项目撬动强村富民。西牛镇双溪村党支部书记曹建国,其另一个身份是江西国建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他回村任职后,充分发挥其企业家视野和资源优势,创新提出“资源引路、项目带动、强村富民”思路,精准对接市场,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水、林、地、路资源,成功推动总投资3亿元的汽车露营营地项目落地。目前,该项目正紧锣密鼓进行可研编制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建成后将有力带动双溪村及周边区域文旅产业发展,形成完整的农文旅产业链。曹建国的回归,产生了积极的“雁阵效应”,带动了西牛镇5名在外优秀人才陆续反哺桑梓。
文化赋能,公益善举润泽乡梓。同样受感召回村的还有江西笙扬妙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邱小平。他侧重于以文化公益反哺家乡。6月30日,当地举办了一场融合文明实践、爱心捐赠与体育赛事的活动,他代表公司向家乡学校捐赠了价值69万元的乐器设备,联合西牛中学、西牛中心小学、星村中学等6所学校建成了多个“音乐教室”,并设立公益音乐课堂,惠及500余名学生。“音乐课堂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点燃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大家在快乐中学习、分享。”星村中学校长周懋才深有感触地说。邱小平的善举,是其个人及企业对家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倾情投入,是信丰县推动“人才回引、资源下沉”的鲜活实践,也是“以文化人、以体育心”赋能乡村的积极探索。
张步青的“管理革新”、曹建国的“项目撬动”、邱小平的“文化反哺”,三位村党组织书记的实践充分证明,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有效整合资源、引入现代治理思维、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这背后,离不开信丰县系统化“引才、育才、用才”机制的强力支撑。
近年来,信丰县将“人才回乡”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创新构建“县领导挂点+镇党委主推+村党组织落实”的三级回引机制,精准摸排、主动对接在外能人,并设立专项人才基金,在政策扶持、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返乡能人支持,通过“荣誉激励”与“发展空间”双轮驱动,以满满诚意感召在外能人反哺桑梓。
得益于“引才-育才-用才”闭环体系的构建,信丰县乡村人才队伍结构显著优化。目前,全县292个村(社区)已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712名,村级干部平均年龄下降10.8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高达94%。其中,已有43名返乡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56人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书记助理。一批批有情怀、懂经营、善管理、各有所长的“归巢雁”,正成为拓宽信丰乡村振兴路的坚实力量。(林世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