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植根鄉土

——井岡山大學用科技引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0年06月18日07:10  來源:江西日報
 

  雨燕飛仍集,池荷密復疏。萍鄉市蓮花縣湖上鄉的井岡山大學千余畝卷丹百合種植示范基地裡,一株株盛開的百合漫山遍野、蓬勃生長,如詩如畫的百合田園風光,映襯著村民日益紅火的日子。

  站在山頭,正在指導村民給百合掐頂的井岡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周嘉良說,今年7月,這千余畝百合採挖后預計能給附近2個鄉鎮10個村548戶村民帶來1000余萬元收入。

  2017年4月,井岡山大學和蓮花縣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以肖宜安教授為負責人,胡文海、胡雪華等年輕教師為骨干的省高水平學科生物學團隊,瞄准鄉村振興主戰場,建立了多個博士、教授團隊,聯合政府、企業組建協同創新中心。

  2017年,在井岡山大學的幫助支持下,蓮花縣3個村試點種植百合300畝,專家對採摘后的百合鮮貨樣品進行了分析,各項指標都達到優級,當年實現總產量約34.5萬公斤,實現利潤270萬元,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增就業1500人。近年來,胡雪華團隊與蓮花縣政府簽訂多個百合種植項目,合同金額達2000多萬元。這些百合種植項目2019年帶動52個村3150余農村勞動力從事百合種植,種植面積達3500余畝,每畝收入預計達1.1萬元。

  “植根鄉土鄉村,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一直是胡雪華、周嘉良等老師的夢想。為了激活寫在學術論文裡的新技術和實驗室的新成果。他們走出校門走進廣闊的農村,免費開展農業技術培訓,讓高校“高大上”的科技成果接地氣,轉化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利器。每年在百合成長的關鍵節點期,他們的身影就經常出現在種植百合比較集中的蓮花縣、永豐縣、泰和縣,在田間地頭義務舉辦多期種植技術培訓班,發放技術資料,培訓農民,傳授新技術。他們的手機也成了“農技110”,義務接受群眾咨詢。

  井岡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環境工程專業2017級學生趙延寬2018年在校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江西千途商貿有限公司。得知胡雪華、周嘉良發展的百合產業項目需要銷售幫扶,他們就一起成立了一個團隊,胡雪華、周嘉良帶領團隊負責種植和技術輔導,趙延寬組織的團隊負責銷售,形成了“前端技術輔導+后端直採直供”的商業模式,實現了種植、技術指導、採挖、收購加工、直供銷售的一條龍服務,讓村民的腰包實實在在地鼓了起來。(劉之沛)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