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天香陣透城鄉

——金溪著力發展美麗經濟蓄能起勢

2020年06月22日06:55  來源:江西日報
 

  “香村”旅游公路沿線冠峰茶園、香谷小鎮和竹橋古村串珠成鏈,一條最美田園觀光帶隱然而現﹔

  陸坊鄉萬花道上綠色植被和彩色花帶相映成趣,猶如鑲嵌在田間地頭的五彩畫廊,已成知名網紅打卡地﹔

  2萬余畝經濟作物遍布城鄉,美化環境、帶富村民、促進產業發展,“吸睛”又“吸金”……

  彩化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美麗經濟延伸產業鏈條、自然生態造福城鄉人民,一幅“千村競發展、處處是花園”的美麗畫卷,正在金溪大地上徐徐鋪展、熠熠生輝。

  金溪,這座王安石筆下“相邀錦繡谷中春”的小城,正以堅定的綠色發展實踐、前所未有的氣魄和手筆,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路徑。

  從綠化到彩化,小城演繹繽紛之美

  走進左坊鎮下許村小組苗木種植基地,花圃裡櫻花苗生機盎然,紫薇花搭建的籬笆牆綠意蔥蔥,滿眼都是賞心悅目的鄉村美景。

  誰也不會想到,僅僅幾個月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村裡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通過拆違拆臨、土地增減挂項目等方式,騰出120余畝土地,種植以花卉苗木為主的經濟作物。

  下許村小組的變化,是金溪“美麗花園”建設的真實寫照。該縣把“美麗花園”建設定位為既有保護鄉愁鄉土的文化功能,又有發展特色產業的經濟功能﹔既有滿足詩意棲居的生活功能,又有滿足吃住行游購的旅游功能。全面開展最美鄉鎮、最美村庄、最美岸線、最美通道、最美庭院、最美森林公園等創評行動,精心布局農業特色產業村、旅游休閑產業村和古文化特色村。把拆臨拆違與發展產業、提升村庄環境有機融合,先后完成1219個村小組的拆臨拆違,面積達159萬平方米。全縣整合土地2.6萬余畝,2.2萬畝用於種植迷迭香、櫻花、香樟、吳茱萸等苗木,帶動近5000人就業,預計豐產期年收益可達1.5億元。

  城區公園、游園、居民小區入目處盡是姹紫嫣紅,各色花卉成為美麗風景﹔鄉村房前屋后、道路沿線,處處果木環繞、碩果壓枝、稻果飄香,一份掩不住的詩情在這座江南小城肆意舒展。

  從菜農到花農,幸福洋溢錦繡之路

  “以前靠種菜獲取收益,沒想到種花花草草也能帶來這麼好的收成。”在陸坊鎮萬花道田園綜合體種植基地的花棚裡,花農萬興良正在察看櫻花種苗的長勢。身為這個基地的“農民合伙人”,他名下有4個花棚,總佔地面積約200畝,年收入可達150余萬元。

  種一片花海、美一帶鄉村、富一方百姓。像萬興良這樣的“農民合伙人”,在種植基地內共有30余戶,還有上千戶花農分布在全縣各個鄉村。基地提供苗木、技術,負責回收、銷售,農戶提供土地、勞動力。江西城彩園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小文向記者介紹,田園綜合體項目全部建成后,將發展5000畝花海旅游和10萬畝“公司+農戶”優質花木基地,帶動1萬戶以上農戶參與花木種植。

  村民議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在美麗花園建設過程中,該縣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政府主導不包辦、村民事務自主辦、社會參與共同辦。在產業項目選擇上,由村民集體決定,在產業發展模式和投入收益方面,均由村民集體抉擇。

  從菜農到花農,從務工者到合伙人,在這條花團錦簇的綠色發展之路上,村民們幸福滿滿。

  從美麗到經濟,創新賦能活力之源

  六月的金溪,雨水淅瀝。石繼偉幾乎每天都在田間地頭穿行,深入各鄉迷迭香種植園進行技術指導。種植園歸屬於各村級集體,目前種植面積約有3000余畝。

  石繼偉是江西迷迭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員,一個多月前從河南公司派駐金溪。這家公司由金溪香精香料企業採取以商招商的形式引進,專業生產以迷迭香為原材料的精油、純露、香酸等,產品主要出口歐美地區,用於高端化妝品、食品和藥品添加劑,預計年產值可達1億元。

  企業提供苗木、技術指導,同時對成品實行保底收購,並進行深加工,原材料有保障,發展有后勁﹔村裡負責流轉土地、組織人員種植,村級集體經濟有明顯提升﹔村民參與日常管理,有務工收入。這條產業鏈從鄉村到廠區、從小城到國外,形成了一個共生共贏的發展共同體。

  迷迭香生物科技的模式,是金溪美麗經濟探索的一次成功實踐。生態綠化美化在空間布局中從配角轉為主角,這一全新的理念詮釋著縣域經濟綠色發展的深刻內涵。該縣在全省率先構建“1+2+N”生態產品產權交易體系,通過建設生態價值產品交易中心、構建財政保險分擔和不良貸款抵押經營權拍賣兩道風險防線,依據貸款主體的特點和需求不同探索多種經營模式,打通了生態產品“資源-資產-資本-資金”的通道。截至目前,全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總貸款余額12.3億元。

  一種經濟效應和生態效應良性互動的城市形態日益顯現,一個極具浪漫和激情的理想正在成為現實。(溫凡)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