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臨近,針對形形色色的高考騙局,6月25日,省教育考試院發布提示,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考前謹防“賣題”“賣設備”。“賣題”,騙子大多保証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搞定”了高考試卷的出題老師。省教育考試院表示,廣大考生及家長切勿相信此類說法,不法分子通過發布虛假信息、騙取錢財,往年各地都曾發生通過網絡買賣“高考試題答案”的網絡詐騙案﹔“賣設備”,以高科技裝備完成作弊行為,騙子散布銷售作弊器材信息,聲稱器材可以通過高考安檢,並承諾在高考過程中幫助聯系答題、傳遞答案。省教育考試院表示,我省高考安保措施越來越完善,高考時各考點將使用電子屏蔽器和無線電探測儀等設備強化考場管理,並加強考試期間的網絡和短信管理。
提前查詢考分是陷阱。高考結束后,騙子會通過偽基站群發短信,稱可查詢高考成績,並附有網址鏈接。不少考生收到此類信息后,便會迫不及待點開鏈接,然后手機便會被植入盜取網銀的木馬軟件。省教育考試院表示,考生及家人應認准我省高考成績發布平台和查分網站,包括江西教育網、江西教育考試院網、江教在線網、江西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含小程序預約查分)、江教在線微信公眾號、江教在線網APP。
謹防志願被篡改。省教育考試院提醒廣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識,妥善保管密碼,不要委托他人進行網上信息查詢或信息登記操作﹔志願必須由本人填報,任何部門、學校、個人無權要求考生提供登錄密碼或代替考生填報志願。
花錢“補錄”不可信。“補錄”騙局常常出現在高考志願錄取結束后,騙子對考生家長謊稱某高校名額沒招滿,通過花錢“打點”可讓考生獲得補錄名額,也有人在考前用各種借口讓家長交錢保留名額,還有人謊稱有特殊關系可以購買“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省教育考試院提醒,我省高招錄取嚴格執行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嚴禁超計劃招生、無計劃招生,根本不存在所謂“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正規的招生錄取也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証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一律不能相信。
注意偽造錄取通知書詐騙。騙子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賬號,以騙取錢財。類似此類騙局的手法還有制造虛假的釣魚網站,騙子的目的就是騙取學生的生活費、學雜費。為此,考生和家長在登錄學校和教育部門網站時,一定要有鑒別真偽的意識,要通過官網認証的鏈接或學校、教育部門官方發布的網址進入,轉賬匯款時要通過多種途徑核實賬號真偽。(記者駱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