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小菜園 最是撫人心

——銅鼓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一瞥

2020年07月02日10:48  來源:江西日報
 

  6月29日下午,銅鼓縣溫泉鎮石橋村在村委會會議室舉行“五星小菜園”頒獎儀式,貧困戶周延炎的菜地在村裡今年第二季度的扶貧菜地評比中獲得第一名,他開心地說:“從山上搬下來,住進了新樓房。村裡還分給一分菜地,不把菜種好咋行?”

  這是銅鼓縣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后續生活幫扶的一個縮影。該縣搬遷貧困戶1538戶,除了集鎮安置點的500戶外,其他1000余戶貧困戶都分配了菜地。該縣扶貧辦主任溫光煥說:“農民有農民的習慣,在有條件的易地搬遷安置點建立一個小菜園,目的是讓他們搬得出,住得慣。”

  給出安心

  易地扶貧搬遷本是一件大好事,可前些年部分貧困戶搬遷后,卻給相關部門提起了意見:“買菜要到5公裡以外的縣城,不方便。”“農民吃菜還要買,哪有自己種的菜新鮮、放心?”這些話道出了群眾的心聲,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

  有沒有菜地看似小事,但蔬菜每天都要吃,解決了菜地的需求,才能讓貧困戶更安心脫貧。經過入戶走訪、調查摸底,該縣出台了《銅鼓縣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實施方案》,圍繞搬遷后怎麼辦,推出5條硬措施,其中一條就是:落實民生所需,建好一塊小菜園。該縣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各類資源,保障搬遷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基本需求,對在中心村集中安置的,通過就近開發利用荒耕土地或租賃土地等方式,有規劃地為搬遷戶選建好一塊小菜園,採取統一供地、統一規劃,統一分配、統一管理的方式,確保有需求的搬遷戶有小塊菜地。

  有了小菜園,解決了群眾兩頭跑的問題。該縣易地扶貧搬遷群眾主要有兩類,一類居住在深山,一類居住在地質災害點。自2016年開始,有群眾分批搬遷下山住進安置點。剛搬下來的時候要麼買菜,要麼跑幾公裡路回原址種菜,既不方便也不安心。

  據統計,該縣“十三五”期間共建設貧困戶安置點61個,搬遷貧困戶1538戶5230人。除了集鎮安置點的500戶外,已為其他1000余戶貧困戶分配了菜地,人均菜地面積十幾平方米,土地租賃費用均由村委會解決。

  種出愛心

  站在永寧鎮坪田村源甜小區門口,一路之隔就是源甜小區扶貧小菜園,白色的鐵絲圍欄將所有搬遷戶的菜地圍在一起,每一長條地就屬於一家,豆角、茄子、辣椒等蔬菜長勢喜人。菜園邊上立了一塊綠底黑字的大宣傳牌,上面有扶貧小菜園管理制度,並對貧困戶人數、菜地的所有權以及菜地如何管理做了詳細說明。其中一條引人注目:理事會負責督促搬遷戶對小菜園進行管護,對管護不到位的及時提醒,對長期荒廢的菜地,由理事會負責收回,並重新進行妥善分配。

  對於這點,坪田村村委會主任張繼輝笑道:“小區共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41人,每家都種了一塊菜地,分完菜地有多,大家爭著要。”他還表示,貧困戶沒有不種菜的,即使到外地去打工的人,也會有鄰居幫忙種。

  “集中種菜有一個好處,互相交流、互相幫忙、互相照應。”源甜小區安置點理事會會長羅炳祥說,殘疾人蘇心友種菜不便,大家要麼幫忙搭架子種藤菜,要麼幫忙挖溝下肥,一人搭一把手。

  前不久,貧困戶李雲蛟的妻子在菜園鋤草,被毒蛇咬傷,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星期。其間,家中的菜園和其他家務事都是鄰居們幫忙打理。“小菜園裡上演了濃濃的團結友愛之情。”張繼輝在一旁補充道。

  評出真心

  溫泉鎮石橋村聚緣安置小區有59戶貧困戶,全部是2019年3月入住的。“在他們入住之前,村裡就建起了扶貧小菜園。做到無縫銜接,力爭搬遷戶生活早日安定。”村黨支部書記邱雪春介紹,小菜園的土地平整、開溝、圍欄、綠化,以及土地租賃費用,均由村委會承擔。根據貧困戶的家庭人口分配菜地,人均15.5平方米。

  種菜本是各家自己的事,但在聚緣安置小區,記者看到一個趣事——當地每季度都要對小區菜地經營情況進行評比,種得好的給予通報表揚和獎勵,種得差的給予口頭批評。

  “自己種菜,基本上夠吃,一年起碼省2000元。”周延炎說,之前居住在離村部1.5公裡的山上,2019年3月,一家四口住進安置房。“下山之后,村干部介紹我到企業上班,妻子在附近打零工,前年就脫貧了。小孩上學特別方便,3分鐘就能到學校。”

  “政府幫我,我也要努力。”上季度“種菜冠軍”歐遠清說,他今年除了種自己的,還幫別人種了4塊菜地。這些人外出打工沒時間打理,他就種了辣椒、豆角、黃瓜、芋頭等,誰家沒菜就給點,打工回來的也送點。

  石橋村支部委員胡必群說:“晚飯后,這些貧困戶經常會到小菜園走走,聊聊誰的菜種得好。如果誰家的菜種得太差,即使別人不說,面子上也挂不住。所以,家家戶戶比賽看誰的菜種得好,看誰的菜產量高。”

  “貧困戶裡也有懶漢,評比的好處就在於讓人人養成勤勞習慣,自強自立。石橋村的這個做法已經開始推廣。”溫光煥表示。(李 穎)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