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武警江西總隊機動支隊官兵在鄱陽縣昌江圩加固堤壩。當日,400名官兵在朱家橋村、鄱陽客運總站構筑第二道、第三道防線,截至15時40分,已構筑防線360余米,裝填砂石7800余袋。記者 梁振堂攝
7月12日,鄱陽縣天氣晴朗,迎來了久違的陽光。
記者來到鄱陽縣城西南角的沿河圩上,隻見一路黨旗、軍旗迎風招展,陸軍某部官兵組成的抗洪搶險突擊隊、饒州街道民兵應急分隊、饒州街道下轄社區干部等共計600余人共護圩堤。
沿河圩屬於鄱陽縣饒州街道轄區內,是鄱陽縣城外圍圩堤,起到保護縣城的作用。連日來,受強降雨影響,水位上漲,水面直逼堤頂。12日一早,火速趕來增援的第72集團軍某旅教導員吳毅峰與饒州街道辦事處主任胡長軍剛碰面,就開始討論起加固圩堤方案。
“現在水高浪急,要防止圩堤的泥土被大浪蠶食,急需鋪設三色防浪布。”胡長軍焦急地說。經過快速討論后,吳毅峰一聲令下,戰士們立刻分成幾組開始作業,很快,堤壩上出現一條長長的“沙袋陣”。沙袋裝好后,有的戰士綁好防護繩躍入水中,在水面開始鋪設防浪布。“把防浪布鋪開,用沙袋壓實,注意腳下,注意安全。”饒州街道人武部部長曹球鋒不時提醒大家。堤壩上,社區干部、民兵和解放軍戰士協同合作,迅速向在水中作業的戰士傳送已灌包好的沙袋。
饒河滔滔、烈日當頭,大家的衣服被汗水浸濕,又被炎炎烈日烤干。
16時40分許,防浪布鋪設接近尾聲,戰士們已持續戰斗近8個小時。
利用休息時間,200余名官兵面對鮮紅的“八一”軍旗,召開了簡短而振奮的誓師大會,鏗鏘有力的宣誓聲響徹圩堤上空,這支曾經參加過1998年抗洪的隊伍,再戰抗洪一線!
“解放軍來了,我們戰勝洪水的信心更足了。”緊鄰部隊200米處是饒州街道的防汛抗洪指揮部,160輛大型挖掘機、鏟車、運輸車隨時待命,縣直機關干部、社區干部24小時駐堤值守。圩堤上,軍民齊心,奮力奪取抗洪搶險的最后勝利。(記者 李芳 陳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