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樟樹市城西偏南方向有一片阡陌縱橫的紅土地,這裡是樟樹市重要的“西大門”、美麗的“后花園”,綠色、富饒、活力的義成鎮就坐落於此。在這片86.5平方公裡的紅土地上,處處洋溢著高質量發展的勃勃生機,土地肥沃、藥材飄香、產業興旺、環境優美、物阜民豐,這裡是歷來的農業重鎮、生態強鎮、邊貿大鎮。
近年來,樟樹市義成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全面推進秀美鄉村建設,狠抓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環保,積極引進新興產業,強化黨建引領,在紅土地上書寫出了嶄新的篇章。
中藥材種植如火如荼
義成鎮歷來就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著名的道地藥材,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清江枳殼”,在義成鎮境內早有種植。
義成鎮境內的紅土是一種酸性土壤,十分適宜中藥材枳殼和黃梔子的栽培。圍繞“中國藥都”振興工程,義成鎮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將枳殼和黃梔子作為特色作物,通過完善扶持政策、積極流轉土地、引進龍頭企業、培養專業人才、發展職業農民等措施,不斷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目前,義成鎮中藥材種植規模已達18800畝,其中枳殼達13000畝,黃梔子達2400畝,其他各類中藥材3400畝左右。共有5000畝以上集中連片中藥材種植基地1個、1000畝至5000畝種植基地2個、500畝至1000畝種植基地4個。
義成的紅土地給了枳殼和梔子最優質的土壤,它們也同樣賦予了義成紅土地新的生命。每年3月至5月,枳殼花開,紅土地上整整齊齊、郁郁蔥蔥的枳殼樹,點綴起了白色的小花,香氣扑鼻。這也是紅土地最美的時節,新雨過后,一排排翠綠阡陌縱橫,連片的水田倒映著藍天,登高遠眺,仿佛置身畫中一般。5月過后至7月,是梔子花裝點紅土地的季節,無論是走在集鎮還是行至山間,都能感受到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便利的交通為義成的梔子花帶來了一群特殊的“蜜蜂”,絡繹不絕的游客徜徉在白色的花海中流連忘返。
秀美鄉村建設熱火朝天
義成鎮以全面推進鎮村“十個一”“十個有”為重要抓手,按照“美麗鄉村、幸福家園”要求,全力推進秀美鄉村建設工作。
堅持“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的原則,嚴格落實“一戶一宅”,制定符合各村實際情況的宅改方案,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積極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群眾幸福感。2018年,義成鎮完成了19個秀美鄉村建設點的工作。2019年,又有11個行政村共35個秀美鄉村建設點啟動並完工。今年,義成鎮更是把秀美鄉村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85個秀美鄉村建設點已全面動工。
整潔的街道、寬敞的公路、明亮的路燈、郁郁蔥蔥的綠樹……游子回鄉的次數更多了,村民臉上幸福的笑容正是義成鎮秀美鄉村建設一步步蝶變的最好記載。
人居環境整治常抓不懈
義成鎮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堅持“衛生到家、文明到人”的原則,致力於打造整潔有序、宜居舒適的美麗義成新面貌。
通過入戶宣傳、示范引領、群眾反饋、現場督導、限期整改等方式,該鎮形成了一套人居環境整治的有效驅動機制。挂圖作戰、鎮村聯動,“網格清潔組”的誕生消滅了村與村、組與組之間的“衛生真空地帶”。“垃圾分類普及月”“愛國衛生運動”“整治亂搭亂建亂佔亂倒”,2019年該鎮連續打出人居環境整治的“組合拳”,得到了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的普遍支持和參與。去年,全鎮共拆除違章建筑12300平方米,清理垃圾6935噸。結合脫貧攻堅,該鎮還將43位建檔立卡貧困農民聘請為村、社區保潔員,通過勞動所得,每位貧困農民平均每年可獲得6000元左右的收入。
現在,無論是走在義成鎮集鎮街巷還是鄉村小路上,隨處可見穿著保潔制服的工作人員及時清理著路面垃圾,每隔幾十米便有一個垃圾桶擺放在路旁,一早一晚兩次垃圾清運車的准時清運,確保了人居環境整潔有序地運轉。
生態環保水平持續提高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義成鎮的又一金字招牌。該鎮擁有林地32619畝,水域4350畝,境內有龍頭山、蒙河等豐厚的自然資源。多年來,義成鎮始終堅持“保護生態、改善環境、綠色發展”的原則,堅持打造綠色生態義成,致力於描繪出一幅天藍、山青、果香、魚肥、水美的田園畫卷。
一方面,該鎮通過對各村(居)委不定期進行實地環境測評,及時收集並解決群眾反映的環境污染問題。針對轄區內養殖場、磚廠、農產品加工廠造成的污染問題,進行嚴格執法和協調處理。對不符合要求的生產、加工企業予以關閉,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另一方面,全力提升森林防火、秸稈禁燒力度。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對火情進行嚴密監視,暢通聯系渠道,及時上報信息。同時加強對森林防火和秸稈禁燒的宣傳力度,利用趕集等時間在人口密集區域發放相關宣傳資料。此外,該鎮深入落實河長制,扎實開展“淨水行動”,轄區內10座小型水庫水質全部達標,主要河流斷面水質和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得益於良好的生態保護,轄區內的黎墟古村還發現了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如今,很多市民攜家帶口驅車來到義成,或踏青賞綠,或徒步騎行,越來越多的農戶辦起了農家樂,吃上了“生態飯”。
新興產業項目蓬勃發展
2019年,義成鎮緊緊圍繞“調結構、促發展”的戰略目標,大力引進新興產業項目,在產業調整升級的道路上繼續大步向前。
光伏發電項目是義成鎮引進的新興產業項目之一。該鎮充分利用空地、屋頂等空間,投資170余萬元,建成了15座屋頂發電組和劉家村、前坑村2個集中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超17萬千瓦時。結合產業扶貧,該鎮將光伏發電所得收益發放給貧困戶,全鎮400余戶貧困戶均享受到了“陽光紅利”。同時,該鎮在招商引資上做足“繡花功夫”,通過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積極對接現代醫藥企業和新型建材項目,成功引進億元項目2個。此外,還大力發展頁岩、循環經濟產業、中醫藥產品加工等項目。
如今,通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制定優惠政策等方式,義成鎮正一步步成為新興產業的“發展高地”。
基層黨建引領全面覆蓋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義成鎮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方針,以標准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為重要抓手,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各項工作任務和經濟社會發展打下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義成鎮在全鎮范圍內積極開展“三化”建設,因村制宜制定方案,設立組織設置、領導班子建設、經費保障和活動場所等標准,規范了黨員隊伍建設、組織活動、運行機制、群眾服務、工作任務和黨建責任的具體內容和要求。開展“三化”建設以來,共整合黨群服務中心14個,組織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42支,配齊村“兩委”干部5人。
該鎮還積極創新黨建教育形式,通過參觀革命舊址、舉辦紅色歌詠比賽、舉行升旗儀式、交流學習心得以及召開青年黨員座談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既傳承了紅色基因又提振了干部的精神。
在服務民生方面,義成鎮依托“黨建+樂齡中心”的方式,投資48萬元並充分利用閑置房屋建設了6所樂齡中心。樂齡中心集食堂、文化活動室、醫療衛生室、休息室等設施為一體,既能滿足老人們的飲食需求,又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自中心開放以來,極大地緩解了農村養老難的現狀,不少老人“組團”前來。
今天的義成,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的殷殷囑托,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重要要求,用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行動,在紅土地上奮力耕耘,精心孕育著新時代改革發展的“累累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