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巍巍井岡山,層巒疊嶂,郁郁蔥蔥,風光旖旎。汽車在山道上盤旋,一會兒高入雲端,一會兒深潛谷底,蕩漾在綠色的海洋裡。此時,我才明白井岡山市扶貧辦的羅相蘭為什麼問我暈不暈車。她要帶著我去一個3年前連神仙也不知道的小山村,它卻有一個十分好聽的名字,叫“神山”。
2019年9月,我參加了中國作家協會和國務院扶貧辦共同開展的“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十一”黃金周一結束,我便在第一時間趕往神山村採訪調研。此前,我從來沒有想到,聞名天下的井岡山竟然是全國著名的貧困縣。要知道,被譽為“天下第一山”的井岡山,是我們的“精神高地”,它是那麼神奇,又是那麼神聖,還有一些神秘。
歷史沒有走遠,現實也非常逼真。位於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是集革命老區、邊遠山區、貧困地區“三區疊加”的貧困縣。我現在要去的神山村則位於羅霄山脈的深處,在黃洋界北坡的山腳下,距離井岡山市區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是茅坪鄉的一個自然村,也是井岡山106個行政村中貧困程度較深的一個。有民謠唱道:“神山是個窮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住的都是土坯房,紅薯山芋當主糧。”
和井岡山許許多多的村庄一樣,神山村的鄉親也曾為中國革命作出過貢獻和犧牲。我沒想到的是,第一次來井岡山竟然讓自己的人生與脫貧攻堅偉大事業聯系在一起。然而,這一路上,哪裡能看到貧困的影子呢?一座座白牆黛瓦的民居,如同白雲般浮在山間,與綠色的大山融合在一起。小羅笑著說:“神山村是井岡山最后一個通水泥路的村庄。習近平總書記也是沿著這條路來神山村的,不過那時的路還沒有今天這麼好。”
要致富,先修路。在神山村住了一個星期后,我才知道,15年前,這裡連自行車都騎不進來,哪裡還有機會暈車呢?
二
那是2016年2月2日,正值南方的農歷小年。因為井岡山連日的雨夾雪,山區的道路十分濕滑。
習近平乘車沿著崎嶇山路來到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這是一個貧困村。習近平視察村黨支部,了解村級組織建設和精准扶貧情況。他一邊看規劃、看簿冊、看記錄,一邊詳細詢問。得知這些年村裡不斷發生著可喜變化,習近平很高興,希望村裡一班人繼續努力,團結帶領鄉親們把村裡的事辦好。
在紅軍烈士后代左秀發家中,習近平對一家人立足本地資源、依靠竹木加工增收脫貧的做法給予肯定,祝他們生產的竹筒暢銷。他指出,扶貧、脫貧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扶到點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在貧困戶張成德家中,習近平一間一間屋子察看,坐下來同夫婦倆算收入支出賬,問家裡種了什麼、養了什麼,吃穿住行還有什麼困難和需求。老鄉端上熱氣騰騰的米果請總書記品嘗。女主人說,總書記給全國人民當家當得好,老百姓感到很幸福。習近平回應她說,我們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包括我在內,所有領導干部都是人民勤務員。
在村裡,家家都忙著准備年貨,習近平每到一處,都向鄉親們問好。看到一家正在打糍粑,習近平饒有興致參與打了起來。習近平還給貧困戶送去年貨,給孩子們送去書包,祝家家都把年過好。
總書記到村裡的消息迅速傳開,村民們聚集到村口,齊聲向總書記問好。習近平同鄉親們握手,向鄉親們拜年。他對鄉親們說,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將繼續大力支持老區發展,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總書記真摯熱情的話語,溫暖著在場每個人的心,陣陣歡聲笑語充滿整個山村。
“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過越甜。”如今,這句話成了神山村脫貧致富的口頭禪,也成了神山形象宣傳的廣告詞。
現在,李宗吾家的“神山糍粑”被評為井岡山十佳特色小吃之一,成為一塊金字招牌。
三
神山村不大,村內新修的水泥路如同一個枝丫,不到一刻鐘就能走完。小羅帶著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路線,一路向北走去。地勢越來越高,我們一直爬到北邊的山頂上。山頂上隻住著一戶人家,女主人叫彭夏英。
2016年春節前,全國人民幾乎同時看到了一張照片——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戶農家,與女主人話家常。這位女主人就是彭夏英。
我見到彭夏英的時候,她一手拿著A4紙、一手拿著圓珠筆,站在廚房的門口不停地念叨著什麼。
彭夏英文化水平不高,隻讀到小學四年級。1981年,她和在這裡做木工的川娃子張成德結婚后,生了3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兩個小的是兒子。1990年,張成德幫人家撤老屋,牆塌了,他受了重傷,命保住了,但再也不能干重體力活了。男人倒下了,這個家的頂梁柱就塌了。上有老,下有小,怎麼辦?彭夏英把傷心的眼淚往肚子裡吞,默默地一個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可是禍不單行,沒過幾年,她上山砍竹子時,一不小心摔倒了,從山上滾到山下,爬不起來了。鄉親們把她抬到醫院,嚴重骨折,在手術台上躺了5個多小時。就這樣,彭夏英一家的生活慢慢變得困難了,成了神山村需要幫扶的貧困戶之一。
2014年,井岡山市的扶貧工作根據“因戶施策、因人施策,要扶到點上、扶到根上”的要求,精准發力,採取了獨家創新的“三卡識別機制”。即按國家確定的扶貧標准,以“紅、藍、黃”三種顏色確定貧困對象的等次。“紅卡”為特困戶,“藍卡”為一般貧困戶,“黃卡”則為2014年已經實現脫貧的貧困戶。那個時候,井岡山市21個鄉鎮(場),共有47779戶人家,總人口為16.8萬,貧困率達13.8%。作為井岡山35個貧困村之一,神山村全村隻有54戶、231人,但建檔立卡貧困戶就佔21戶、50人,比例相當高。其中,“紅卡戶”4戶、8人,“藍卡戶”15戶、35人,“黃卡戶”2戶、7人。彭夏英是“藍卡戶”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扶持她家養了7頭黑山羊,還請來專家教她如何防病治病。很快,她就擴大養殖,發展到四五十隻。那時,一隻黑山羊在市場上可以賣到上千元,幾隻羊羔出手,彭夏英就賺到了以前全家一年的收入。隨后,她又在政府的幫扶下,養了十幾頭牛,還養了娃娃魚,很快就擺脫了貧困。
彭夏英說,中央最關心的是大家脫貧致富的問題。不久,彭夏英開辦了全村第一家“農家樂”餐飲店,同時零售一些自家生產的土特產,比如果脯、米果子、茶葉、筍干、竹籃,還培育蘭花、映山紅等盆景出售。這樣,一年下來,她家的收入翻了好幾番,達到了10萬元,成為村裡的脫貧典型。隨后,她主動向村裡寫申請,不要政府的低保,不當貧困戶,要求把救助讓給“比我更需要的人”。
聽了彭夏英的故事,我忽然覺得,站在眼前的這個農村婦女,雖然生活的重擔已經把她的腰背壓彎了一些,但她是一個有志氣的堅強的女人。2017年,彭夏英榮獲“感動吉安十大人物”稱號,當選吉安市人大代表。2018年10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首場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彭夏英又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人窮志不短。從神山村這個山溝溝裡,彭夏英依靠勤勞的雙手,自力更生斬斷了窮根,終於第一次坐上了飛機、第一次來到了首都北京、第一次獲得了國家級獎勵,這真是她這輩子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受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的邀請,彭夏英要去北京參加2019年扶貧日論壇活動,採訪她時,她的手中依然緊攥著到北京參加論壇的發言稿,題目是“幸福生活是干出來的”。我看到在文稿最后,她工工整整地加寫了一段文字:“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我們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也一定能夠同步邁入小康社會。”
我心悅誠服地為彭夏英豎起大拇指點贊,把尊敬的目光投給她。從她的身上,我欣喜地看到,“口袋”富起來的神山村的父老鄉親,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腦袋”也富起來了!她(他)們也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四
神山村和井岡山的許多村庄一樣,是一個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邊遠山區,氣候多變,雨水較多,具有“同山不同季,十裡不同天”的氣候特征。奇怪的是,2019年的秋天,井岡山經歷了一場大旱,近兩個月沒有下雨了。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我抵達神山村的這天晚上,天公作美,竟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而且這一下竟然下了一個星期,到我採訪調研結束離開時,天又開始放晴了。神山村老支書彭水生操著他濃重的湖南客家口音跟我開玩笑說:“小丁,這場及時雨是你給我們帶來的喲。”
彭水生也曾是“藍卡”貧困戶,他也成了井岡山的大名人。
現在,來到了神山村,我一定要見見這位老支書。可是他實在太忙了,白天不僅要為來神山村旅游的客人們做“紅色講解員”,還要去市裡做“義務宣傳員”,日程滿滿的。在我即將離開神山的頭一天晚上,我終於見到了他。老人家樂觀豁達,聲音洪亮,鶴發童顏。
漫步神山村,一面“笑臉牆”格外醒目。在牆上,貼著27張滿是笑容的村民照片,組成了一個“心”的模樣。老支書彭水生的照片位於“笑臉牆”的正上方。78歲的他,紅光滿面,身子骨硬朗,成了神山村的“形象大使”,天天給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講總書記來神山村的故事,講神山村脫貧故事,干得像年輕人一樣帶勁。
村民賴福山的照片位於“笑臉牆”正下方。照片上,他攬著妻子陳秀珍的肩,笑得十分燦爛。曾當過12年神山村村委會主任的他,最近正忙著把自家的老房子改成民宿。他感慨地說:“總書記講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能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神山村做到了。”
五
2017年2月26日,就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神山村一年后,江西省井岡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井岡山的人民群眾沒有辜負習近平總書記鼓勵“井岡山要在脫貧攻堅中作示范、帶好頭”的殷切囑托,樹立了中國減貧事業的裡程碑,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神山村在黨和政府的引領下,採取“品牌+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到2017年,神山村實現了全面脫貧,挖掉了千年的窮根,人均收入從不足3000元提升到7760元,提前摘除了“貧困帽子”。2018年,神山村大力推進產業扶貧、旅游扶貧,村容村貌發生了歡天喜地的新變化,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全村貧困人口徹底消除。到這一年年底,神山村農戶人均收入1.98萬元,其中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200元,同比增長11%,實現了脫貧致富。因此,神山村榮獲了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榮譽稱號。現在,神山村黨支部正在全面實施“黨建+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建設美麗神山。
如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井岡山人民向世界庄嚴宣告:“紅色景區中我們最綠,綠色景區中我們最紅!”這是包括神山村父老鄉親們在內的所有井岡山人的鏗鏘誓言。
在神山村的日子裡,我想起了在南昌犧牲的方志敏烈士。他在獄中飽含深情地寫下了《可愛的中國》。現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進入收官之年,“可愛的中國”已經成為現實。可以告慰先烈的是,這盛世,如您所願。
脫貧攻堅戰已勝利在望,必將凱歌還!
這就是可愛的神山!
這就是可愛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