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街生活 濃濃小康滋味

2020年07月18日06:49  來源:江西日報
 

  梅雨時節,貴溪市塘灣鎮塘灣古街詩意氤氳。

  長達1.5公裡的塘灣古街保留下來的房子大多建於明清兩代,民居和商鋪錯落有致。谷酒鋪子開了,愛酒之人聞著酒香而來,打滿的酒壺相互碰撞發出沉悶的聲響﹔油紙傘師傅趁著時節,正聚精會神削竹片,打算多做幾把油紙傘售賣﹔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櫺,照在74歲的何宗旺的臉上,身旁幾名頑童認真地看著他揮臂舒腕,在紙上書寫。在這裡,130余戶居民享受著詩意從容的生活。

  如此別致古朴的古街,數年前卻是“臟亂差”的代名詞。2017年,貴溪市開始實施農村衛生清潔工程,對塘灣等集鎮的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整治。元寶籃制作技藝傳承人游桂英對此印象深刻,她說:“鎮裡提出要將塘灣打造成為最干淨集鎮,完成了電線下地、道路平整、排水疏通等多項改造,興建污水處理廠,設立垃圾中轉站。古街專門配備保潔員,污水亂排、亂停亂放、佔道攤點等亂象得以根治,明清古街換了新顏。”

  2019年3月,塘灣鎮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一時間聲名鵲起。該鎮確定以生態產業為主導產業的思路,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土地運作、項目帶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培育本土特色產業,以明清建筑為主的塘灣古街就是一張響亮的旅游名片。得益於多項利好政策,古街上的游客不斷增多,特色旅游產品也有了市場。

  “1970年的廣交會上,塘灣元寶籃共成交2000余套,制作元寶籃的工匠多達百余人。此后因為種種原因,元寶籃銷售不暢,產業逐漸萎縮。”游桂英說,塘灣古街不僅助推塘灣元寶籃復興,也讓手藝人燃起新希望。

  今年端午節期間,塘灣古街游客量超過5000余人次,游桂英的元寶籃小店收益頗多。與之相隔不遠的塘灣鎮金源村村民夏愛勤經營一家谷酒坊,每天用300斤原料制酒,產出的谷酒供不應求。

  “當年為謀生計,舉家搬到古街開酒坊,一直堅持純糧食老工藝制酒。”這兩年銷售紅火,夏愛勤喜笑顏開,“就算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也得益於老街的發展。”

  穿行在蜿蜒的街巷,兩旁的特色小吃店內,百子糕、手工米粿、米糖等美食琳琅滿目。文化大餐同樣必不可少。每逢周六,由古街居民自發組成的文藝小分隊准時在戲台開演。社區居委會婦聯主席樂彩雲說:“觀眾喜歡什麼大家就排演什麼,像贛劇、小品、廣場舞一應俱全。”92歲的黃荷花是文藝小分隊的忠實觀眾,她說:“住在古街的人吃上‘旅游’飯,生活越來越好,許多人羨慕我們呢。”

  記者手記

  古街變了,說的是古街面貌有“精神氣”了。塘灣古街先后完成了裸牆修復、仿古戲台等項目建設,對空置古建筑進行了選擇性的修繕和改造,記憶中的古街得以重回公眾視野。古街沒變,講的是古街的“味道”沒變。居住在老街的人們,仍然在此居住和生活。

  在塘灣古街,你可以看到明清民居、民俗館、文藝創作工作室,元寶籃傳承基地或許就在下一個轉角……塘灣古鎮確立了融歷史文化、商貿流通、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發展定位,重點打好旅游牌,讓居民積極參與進來,從旅游中獲益,從而提升其獲得感幸福感,小康願景得以照進現實。(劉 斐)

(責編:邱燁、帥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