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台收割機搶收,近百家烘干廠連軸轉,水退到哪搶種到哪——

余干唱響“三搶”進行曲

2020年07月20日09:08  來源:江西日報
 

  農戶正在抓緊時間搶種。記者 洪懷峰攝

  7月17日,在德昌高速余干入口處,一輛輛裝載收割機的大貨車從這裡陸續撤出余干縣城。“我們是13日抵達這裡的,連續干了3天,這裡的早稻搶割完了,稻子也運進了烘干廠,我們現在返程。”在出口處的一家加油站,來自河南的一家收割機老板正在加油准備返程。

  地處鄱陽湖畔的余干縣,從7月11日開始抓緊早稻搶收和搶烘,高峰時全縣有來自全國各地的4500台收割機連續作業,同時全縣近百家糧食烘干廠24小時運轉,對搶收的早稻進行烘干。

  圩內到處是收割機

  盧發旺是余干縣康山鄉的種糧戶,今年他家種了近百畝的早稻。“從12日至14日,僅用3天的時間,我家近百畝早稻就搶收回來了。”7月16日,盧發旺頂著烈日,把搶收來的早稻送往附近的烘干廠。

  盧發旺告訴記者,當時搶收的場面無比壯觀,家家戶戶點燈作業,甚至午飯都帶到田畈上吃,整個康山大堤圩內到處是收割機在忙碌。

  “能搶回來損失就會小點,如果不搶收回來,早稻至少要虧損10多萬元。”盧發旺告訴記者,這要感謝當地政府部門幫忙,從外地調入大量的收割機,保証了種糧戶在搶收時不至於沒有收割機。

  對此,余干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朱志明告訴記者,今年全縣早稻播種面積92.1萬畝,此次汛情早稻受災27.41萬畝,絕收9.32萬畝。早稻搶收事關百姓的“米袋子”“錢袋子”,特別是余干縣地處鄱陽湖邊上,又是農業大縣,也是省裡糧食的主產區之一。為了保障有足夠的收割機使用,省農業農村廳、上饒市農業農村局和余干縣農業農村局三級聯動,從周邊和河南、浙江等地緊急調入近千台收割機進入余干作業,加上余干縣自身保有的3500余台收割機,高峰時全縣有4500台收割機作業搶收早稻。7月12日至14日,短短3天,全縣共搶收早稻45.38萬畝。

  對烘干廠給予補貼

  從田裡搶收回來的水稻全是濕漉漉的,必須立即烘干。7月16日,記者在康山裡溪分場一家糧食烘干廠看到,這裡一片繁忙。廠房內,烘干機轟鳴,屋外大貨車喇叭聲聲。輸送機源源不斷地把待烘的稻谷送進烘干機,而在烘干機出口,烘好的稻谷源源不斷裝車,送往糧庫。

  “太忙了!從7月12日起,這裡就實行24小時作業。”記者見到烘干廠負責人盧四美時,發現他聲音嘶啞,滿臉塵灰,忙得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盧四美介紹說, 從7月12日開始,當地村民在政府的協助下,爭分奪秒搶收早稻。村民搶收來的早稻,紛紛被送進糧食烘干廠。

  “我每日可烘干25萬公斤,24小時作業,人力與運輸成本有所上揚。”盧四美說,令他開心的是,他已經接到縣農業農村局的通知,對他們這樣的烘干廠有補貼。

  朱志明向記者介紹,目前全縣近百家糧食烘干廠均在24小時運轉。截至7月14日,全縣已烘干稻谷20.37萬噸。由於本縣烘干能力有限,因此調運了3.67萬噸稻谷到鷹潭、南昌、進賢進行烘干,預計7月19日前可以全部完成早稻搶收和搶烘工作。

  力爭8月1日前完成水稻搶種

  7月16日,記者在康山大堤圩內看到,一片片開闊的水田裡,“鐵牛”正在來回穿梭進行翻耕作業。

  “上半年早稻肯定有損失,關鍵要靠下半年的晚稻補回來。”在康山墾殖場,正在抓緊時間搶種的種糧戶盧有旺告訴記者,今年與往年不一樣,以往是搶收搶種,今年變成了搶收搶種搶烘,最擔心的就是下半年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採訪中,記者發現,盧有旺的擔憂並非個案。

  對此, 朱志明介紹說,縣裡早已有准備。“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要保証糧食生產,老百姓糧食種植的積極性不能受挫,也不能讓農民擔種植糧食的風險。“我們已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對全縣糧食種植進行了投保,目前已經與相關的保險公司召開了聯席會議,決定對絕收的早稻進行補償。對搶收回來但成熟度與飽滿度不夠的,將由所在鄉鎮聯系保險公司,與農戶一起核損,並進行賠損,盡量把百姓損失降到最低。”朱志明告訴記者,與此同時,還將向省農業農村廳申請下撥5萬公斤救災種子給老百姓使用,確保農民不缺秧苗。

  朱志明告訴記者,下一步要抓緊搶種,總體原則就是水退到哪就搶種到哪,不能浪費一點時間,力爭8月1日前完成全縣的水稻搶種。(曹漢衍 記者 洪懷峰)

(責編:邱燁、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