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牛舍、種草施肥、割草喂牛,這是蓮花縣路口鎮范家村村民黃文新的日常工作。別看這按部就班的重復勞作,卻把黃文新一家帶上了脫貧致富路。
2014年,黃文新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當時,一家人住在陰暗潮濕的老房子裡,母親患有慢性病,妻子身患殘疾,三個孩子尚在讀書,家庭開支很大。因為沒有技術,黃文新隻能靠打零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
在扶貧干部的開導和幫助下,2014年底,黃文新利用扶貧小額貸款向銀行借了5萬元,建起了養殖基地,買來了6頭牛犢,開啟了養殖之路。養牛需要技術,黃文新一邊自學技術,一邊向周邊村庄的養殖大戶請教,同時還積極參加縣裡舉辦的養殖技術培訓班,逐漸摸索出了養牛的門道。從6頭到10頭、20頭,再到如今的近50頭,黃文新的養殖規模逐年擴大,收入也水漲船高。2018年,黃文新家不僅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還評上了鎮裡的“脫貧模范戶”“最美脫貧家庭”。
2019年,黃文新拆除了老房子,建起了三層小洋房,一番裝飾后的新家美觀大方,冰箱、彩電等樣樣俱全。生活的改善,使黃文新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說:“如今黨的政策好,隻要勤勞肯干,就能擺脫貧困,致富就有希望。”(記者 駱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