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公裡的堅守——鄱陽縣昌江圩軍民同心搶險速記

2020年07月22日07:11  來源:江西日報
 

昌江圩全長5公裡,其中江家嶺段至朱家橋段長1.5公裡,堤內保護著鄱陽縣鄱陽鎮江家嶺、朱家橋、芝田村及鄱陽縣城新區重要設施和交通樞紐,特別是10萬余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7月8日16時,昌江圩水位21.06米,超警戒水位1.56米,情況危急。鄱陽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緊急發布調度令,組織城管局、鄱陽鎮村干部群眾近600人,快速上堤加高圩堤、排除險情。

“昌江圩出現超警戒水位,對圩堤的防洪防滲體系造成影響,部分堤段出現滲漏、管涌、塌方、塌陷等險情。”鄱陽縣政協主席、昌江圩防汛指揮長佔夢來介紹,昌江圩是鄱陽縣城最后的防線,一旦失守,鄱陽縣城新區將成為一片汪洋。

“我們8日12時上堤,按照指揮部分配的任務將圩堤加高,180人與現場搶險的干部群眾一起,手提肩扛,將一袋袋沙土填裝運送至大堤上,將圩堤一層層加高。”鄱陽縣城管局局長黃啟山說。

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部隊官兵的身影。危急時刻,武警江西總隊機動支隊200名官兵趕到昌江圩,緊急投入堤壩加固、滲漏堵塞和封堵管涌的任務中。降雨在持續,12日昌江水位達到22.75米,超歷史最高水位,武警江西總隊機動支隊增援人數增加到800人,72集團軍某旅109名官兵也前來增援。“我們採取輪班作業方式,大堤上每天都有1000多名干部群眾與部隊官兵一起24小時搶險、巡查。”黃啟山介紹,目前昌江圩堤上已壘13萬余隻沙袋,圩堤平均加高了1.5米、加寬了2米,最高處加高了1.7米,相當於在圩堤上再筑起了一道保護縣城的大堤。“江家嶺至朱家橋的河段是弧形,沖刷力強,新壘起的堤壩比較薄弱,我們現在還在加固,同時加強巡查除險。”黃啟山說。

從8日上堤至15日,面對圩堤上出現的險情,防汛人員沒有叫苦喊累,大家爭分奪秒地搶時間、搶進度。鄱陽縣城管局機動大隊大隊長程波由於長時間暴晒,手、脖子、背上都脫了皮﹔武警戰士王睿建的家就在鄱陽縣雙港鎮,雖然眼看家裡受災,但他堅守圩堤沒有回家。

洪水到了家門口,江家嶺村村民余風英牽頭組成“阿姨團”,來到堤上與搶險隊員一道裝沙土、扛沙袋。余風英說:“‘阿姨團’成員是一起跳廣場舞的舞友,看到這麼多救援人員堅守圩堤,我們也要盡自己的力量。”

“喝碗綠豆湯,消消暑吧。”在堤下的朱家橋村,一支由“奶奶”們自發組建的服務隊,為戰士們做起了米餃,煮上了綠豆湯﹔70歲的江錄時和老伴自掏腰包,購買10箱水、八寶粥,送到搶險隊員手中……昌江圩上,正上演著一幕幕軍民魚水情。

經過奮戰,在廣大干群和馳援官兵的共同努力下,險情得到有效控制。1.5公裡防線上,奏響了一曲軍民同心戰洪魔的贊歌。(記者 呂玉璽)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