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寧鎮地處武寧縣城,下轄21個村(社區),是該縣“三個示范”創建中心區。近年來,該鎮緊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努力盤活各種資源,大力發展優勢產業,村集體經濟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蝶變。去年,全鎮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10.2萬元,今年上半年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6.8萬元,預計全年可達15萬元。
為推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寧鎮“三項舉措”發展村集體經濟,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多元化、長效化。一是統一思想,凝聚發展村集體經濟共識。將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村級年度目標管理考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把發展村集體經濟列入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二是同心同行,提振村集體經濟發展信心。建立村黨支部書記定期學習、討論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通過學習其他村有益經驗,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並多次邀請專業人才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把脈開方”,培植了黃塅家政公司、竹灣幸福灣項目等多個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三是借勢借力,凝聚村集體經濟發展合力。探索“黨建+企業+農戶”產業模式,著力引進有資金、有技術、有經驗的艾西海等龍頭企業,參與發展村集體經濟,培育了煙溪有機水稻種植基地、斜灘西海油茶基地等一批農業產業基地,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該鎮積極探索共建共享產業模式。不斷完善“一領辦、三參與”扶貧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依托村集體優勢資源,發動致富能人、黨員代表等參與扶貧產業發展,聚智聚力,推動村集體經濟持續增加,實現貧困戶就近就業和穩定分紅。深入探索家政服務公司經營模式。鼓勵黃塅村、沙田村等利用鄰近縣城優勢,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由村集體和貧困戶共同持股成立家政服務公司,不僅為村集經濟增收拓寬了渠道,更讓貧困戶和周邊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創業,讓家政服務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和居民穩定務工的“助推器”。大力推動農旅融合產業發展模式。堅持旅游富民的理念,因地制宜,利用好、發展好桐林、煙溪等村良好的自然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民宿經濟,桐林山宿、煙溪艾粟茶舍等一批民宿紛紛建成營業﹔挖掘好、宣傳好團結、茶場等地民俗文化、茶文化,打造了團結畬族民俗館、茶場茶文化記憶館等一批旅游項目,創建了茗月灣——白鶴坪3A級鄉村旅游點。(夏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