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作為第五屆傅抱石文化藝術節的一個重要活動內容,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邀請的全國知名美術家一行走進新余,開啟了為期7天的全國美術家“聚焦脫貧攻堅”寫生創作萬裡行活動。
這些知名美術家包括原江西省美協主席蔡超、河南省美協名譽主席馬國強、福建省美協副主席梁明、上海美協副主席陳琪、中國美院教授張谷旻、民盟中央美術院古田分院常務副院長劉新才、宜興畫院院長杭中吉以及省內知名畫家楊震、詹藝、張潯軍、張繼允、黎墨、胡左英、唐曉、劉雙喜、劉文輝、甘萍等。
在余期間,這些畫家將走進新余市渝水區、分宜縣及仙女湖區的新農村建設點、省級貧困村及景區現場寫生創作,用手中的畫筆描繪新余市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山美水美的自然風光,親身感受抱石故裡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蓬勃的發展生機。
第五屆傅抱石文化藝術節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西省文聯和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主辦。活動緊密結合時代,以“聚焦脫貧攻堅,走向小康生活”為主題,從7月份開始,到11月結束,歷時4個多月,對於深入挖掘抱石文化資源,打響新余“抱石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與知名度,增強城市文化魅力與影響力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7月25日,參加第五屆傅抱石文化藝術節之全國美術家“聚焦脫貧攻堅”寫生創作萬裡行活動的美術家一行,冒著36攝氏度的高溫,分別來到渝水區羅坊鎮大港亭村和姚圩鎮少數民族扶貧村——紅山村進行採風寫生。
一走進大港亭村,美術家們立即被環繞村庄的碧天荷花和村裡粉壁黛瓦的徽派建筑所吸引。他們紛紛拿出畫架、掏出畫筆、鋪上畫紙,荷塘邊、柳樹下,就地而坐,開始創作。
擅長中國山水畫的福建省美協副主席梁明將目光對准了眼前的一輛手扶拖拉機,隻見他揮動手中畫筆,以拖拉機為前景、荷塘為中景,輔以疊落有致的馬頭牆為背景,很快勾勒出一副現代農村的生動畫卷。
民盟中央美術院古田分院常務副院長劉新才則“獨愛蓮花”。他將眼前碧葉相連、紅花朵朵的荷塘美景納入畫紙,用寫意手法,濃淡有致、虛實結合,創作出一副清疏雅逸、別具一格的“荷塘”圖。
來自江西師大的中國美術協會會員劉文輝顯得“藝高人膽大”,他爬上三層樓高的民宅,頂著烈日,用素描手法勾勒出大港亭村的全貌。
紅山村是新余市唯一的少數民族移民村。這裡隻有少數民族居民12戶60余人,卻包含了苗族、仡佬族、彝族、布依族4 個少數民族。政府不但為他們統一修建了頗具異域風情的少數民族民居,還幫助他們建起了蔬菜大棚、果園等扶貧產業,讓他們在此安居樂業,共同走向小康生活。畫家們來到這裡,有的描繪穿著少數民族服裝的婦女,有的聚筆庭院裡的美人蕉,有的撥墨村邊的扶貧果園。他們各顯身手,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視角和藝術手法,描繪出全面走向小康生活的紅山村的美麗和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