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經開區新建成的遮陽棚。
7月21日中午,烈日當頭。在南昌市廬山南大道和楓林路十字路口,4個安全島上,支起了大型遮陽棚,等候紅燈的行人,井然有序。
路口遮陽棚成一景
廬山南大道楓林路口位於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地域,是進入核心行政商業區域的門戶路口。21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路口4個安全島都設置了固定的鋼架遮陽棚,白色的棚頂像天鵝張開翅膀,為行人遮擋烈日,成為一道風景。
“這個路口的紅燈等候時間都在一分鐘以上,以前經常有行人不願站著晒太陽而闖紅燈。”在路口執勤的交警鄧飛介紹說,自從今年7月遮陽棚投入使用后,等紅燈不再受煎熬,有效地減少了行人因等待焦慮而闖紅燈行為。
“以前烈日下等紅燈,實在晒得受不了,隻要沒有交警執勤,我就闖過去。”在遮陽棚下等紅燈的徐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有了遮陽棚,等幾十秒也不難受,為了安全他不會再闖紅燈了。
酷暑下闖紅燈現象增多
不過,記者在南昌街頭調查發現,像廬山南大道楓林路口這樣設置大型遮陽棚的,並不多見。
21日12時,烈日下,水泥路面被烘烤得發燙,在一些路口,很多等紅燈的行人熱得用手不停抹汗。一些人左顧右看,迅速闖紅燈而過。
“天氣熱,騎著電動車還稍有一絲涼風,但在路口停下來,沒遮沒擋的,頭上晒地下烤,心情很煩躁。”騎著電動車的趙先生希望在路口多設一些遮陽棚。
“每到夏季,在沒有交警執勤的路口,行人冒險闖紅燈的現象確實會有所增加。”多名路面交警向記者証實。
正醞釀大面積設置
記者了解到,在2019年召開的南昌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有人大代表提出《關於在安全島設立遮陽雨棚的建議》,南昌市城市管理局曾答復:在安全島上設立遮陽雨棚的建議,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可以採納。將會同公安交管局實地踏勘,選定部分符合條件的安全島設置遮陽雨棚,起到試點示范作用,視情在全市范圍逐步推廣應用。同時,在遮陽雨棚的設計和管理上,將研究制定相關標准,注重實用和美觀,盡可能展現南昌的歷史文化和紅色元素,成為城市的風景線。
時間過去一年,城管局就該建議的落實情況如何呢?21日,南昌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我們已經注意到了經開區的這個遮陽棚,效果很好。經過調研,我們已制定設置遮陽棚相關的標准和規范並上報,待市政府批復同意,將在南昌街頭大面積設置。”(記者 蔡穎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