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中川機場通航五十載:讓甘肅“握緊”世界的手

2020年07月27日08: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1970年7月26日,伴隨著一架伊爾-14飛機順利降落,蘭州中川機場正式通航。從此,隴原大地架起了一條便捷通暢的“空中橋梁”。今天,是中川機場通航的50周年。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是甘肅省會蘭州市的空中門戶、西北地區的重要航空港、國際備降機場。

50年間,中川機場從當初建成時,僅有5條國內航線的小機場,到如今成為擁有212條客運航線、10條貨運航線,可通達歐洲、西亞、東南亞及日韓等國內外119座通航點的大型現代化國際機場。

“當年老百姓出行普遍坐不起飛機,到如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萬人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川機場離退休老干部代表段祖發感慨道,經過幾代民航人的努力,中川機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機場運營初期的幾架小飛機、幾棟小樓、搖搖晃晃的駝鈴車,成為段祖發永遠無法忘懷的記憶。

20世紀70年代,中川機場停機坪、機場建設初期的“四星級窯洞賓館”……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記錄著老一輩甘肅民航人的青春歲月。荒蕪人煙的土地上,一片沙土鋪就的跑道,幾間簡陋的平房,便是蘭州中川機場最初時的模樣。

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航空運輸大幅增長。

1993年,蘭州中川機場年旅客吞吐量39萬人次,1995年躍至50萬人次,1996年達到65萬人次。

至1997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地處中國西部的蘭州中川機場,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拉開了一期擴建工程的序幕。

2001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60萬人次需求的T1航站樓投入運營。

此后的十幾年間,伴隨著“西部大開發”,蘭州機場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到2004年,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60萬人次。

2011年,蘭州中川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開工建設。2013年,蘭州中川機場正式提升為國際航空口岸,更名為蘭州中川國際機場。

2015年9月,總面積11.5萬平方米的中川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建成投運,成為全國第二個集民航、鐵路、公路三位一體、無縫換乘的綜合交通樞紐。截至目前,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累計全國排名25位,省會機場排名第15位。

“忘不了自己第一次坐車到機場時,一路上那種荒涼的感覺。當時機場一期擴建工程剛完成,設施和服務都還不完善,有旅客說我們落后……”在蘭州機場地服一線工作了20多年的隆小紅說,曾暗暗發誓,隻要在這個崗位上一天,終有一天會讓旅客感受到比一線城市機場還暖心的服務體驗。

一代代民航人的努力下,中川機場千萬級機場安全能力綜合評價考核結果由36名提升到15名。其中,“小紅幫您”班組榮獲“用戶滿意服務明星班組”“全國民航五一巾幗標兵崗”“西北民航先進示范班組”“CAPSE創新服務獎”等榮譽稱號。

當前,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依然不斷探索更便捷、更智慧的模式,將智慧建設與安全服務、旅客出行緊密結合,人像識別、自助值機、自助行李托運、航班保障可視化、生產調度智慧化……不僅為旅客營造了一個文明、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更成為連接蘭州與世界的一扇窗口。

至2019年,中川機場新開仰光、芽庄、莫斯科國際包機航班,開通至普吉、西港、新加坡、大叻、芭提雅、曼德勒、內比都、大阪的國際正班航班,開通國際通航點達20座,執行國際航線達20條,國際航線網絡建設實現新突破。

近年來,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作為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機場、甘肅對外開放交流的新窗口,在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引擎”作用。 (王琳 楊曉磊 南如卓瑪)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