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群眾為古廊橋找回50多個遺失構件

發出彩虹令 守護彩虹橋

本報記者 戴林峰

2020年07月29日05: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彩虹橋原貌。詹東華攝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的彩虹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南宋,長達140米,四墩五孔六廊,是古徽州建筑典范。日前,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發出的一道“彩虹令”引發關注,展開一場為彩虹橋尋回遺失構件的接力賽。

  7月8日,婺源縣大雨滂沱,20時20分許,洪水席卷著一棵大樹奔流而下,攔腰撞向橋身,彩虹橋東端引橋至二號橋墩之間的兩廊一亭被沖毀。

  9日清晨5時,婺源縣文物局局長詹建春到現場勘察,發現橋墩基本完好。由於古廊橋不用一釘一鉚,完全依靠木質構件榫接而成,彩虹橋能否順利“拼接”復原,相當程度上取決於被洪水沖走的木質構件能找回多少。

  湍流中尋木,談何容易?星江河貫穿婺源全境,彩虹橋飛架在其上游,滔滔河水奔流而下,最終匯入鄱陽湖中。要盡可能多地找回遺失構件,需要發動沿河群眾積極參與。天蒙蒙亮,婺源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暉就挨個給下游鄉鎮打電話,請求協助搜尋。

  當地文物部門與景區在微博、微信等平台發布“尋木”的“彩虹令”,呼吁網友積極提供線索,撿拾歸還者將被授予“彩虹之友”榮譽稱號,並終身享受景區免門票待遇。“彩虹令”反響熱烈,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2300萬次,不少網友提供了重要線索。

  “彩虹令”發出當天,第一根大梁即被找到。本地市民俞新沅在下游10公裡處的金竹大橋發現一根原木,剛好卡在橋洞中央。他覺得這根原木與彩虹橋有關,喊來54歲的父親俞慶發,爺倆趴在4米多高的橋面上,把麻繩系成活扣,結結實實地套在了原木上,待木頭脫卡落水后,二人又蹚入激流,合力將其推到岸邊,一直守到文保專家趕來才離開。經鑒定,這根木頭正是彩虹橋上遺失的4根大梁之一,長16米,重4500余斤。

  “婺源鄉親對彩虹橋感情深厚,不僅熱心搜尋,有的還自己駕車將撿拾到的構件送回。”詹建春說。據統計,截至7月20日,已累計收集線索90余條,經文物專家鑒定為彩虹橋遺失木構件的有50余件,涵蓋梁架、穿枋、平盤、橋面板等。其中一件短童柱,撿拾於45公裡外的石枧村,是目前已找回的距離彩虹橋最遠的遺失構件。

  詹建春說,從橋面受損和遺失木構件找回的情況來看,修復難度在可掌握的范圍內。目前,江西省文物局已組織專家現場勘察災情,並提出了可行的修繕意見,預計將於9月上旬實施修復工程,修舊如舊,力爭年底前完工。屆時,“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景象將重現星江河畔。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