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鄉安源區:農村公路提檔升級 “村村痛”變“村村通”

2020年08月03日17:21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人民網南昌8月3日電 連日來,盡管高溫天氣肆虐,但在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裡善村扶貧基地內,幾名頭戴草帽的村民早就忙得不可開交。

村民及貧困戶在農場裡採摘新鮮蔬菜 劉偉南/攝

“大家動作快一點,上午要把最后一車運出去。” 農場技師盧建明一邊指揮著工友裝運蔬菜,一邊說,“早上採摘,上午運送,保証新鮮,每天都要送很多車,有時一車要裝3噸多。幸虧路好,半天就能送到認養人手中。”

盧建明提到的這條路是裡善村通往外界的村路,寬8米、長700米、道路兩旁還設置著綠化帶、游步道,三輪車、小汽車、貨車在柏油路上川流不息。

裡善村共有400余戶村民。原來狹窄的村路,隻能容一輛車通行,公交車進不來,道路窄、路況差成為裡善村的“痛點”和難點。為解決出行難點,統籌城鄉一體化,方便群眾出行,安源區圍繞“為民服務解難題”目標要求,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變“堵點”為“通途”,變“痛點”為“亮點”,“村村痛”逐漸變為“村村通”。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羊腸小路,經過翻新改造拓寬,變成寬闊的柏油路,村民不僅出行方便,連收益也跟著上去了,再也不用擔心道路會車以及車輛掉頭問題。

新修的村道 劉偉南/攝

在村裡開著農家樂的村民曾意就是道路變遷的受益者之一。“現在道路越來越寬,基礎設施越來越好,開車來游玩的人越來越多。”曾意說,他的生意也越來越好,這條路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路”。

裡善村黨總支副書記鄧文夫感慨著道路變化給村裡帶來的變化:“村路拓寬后,旅游大巴都能開進來了,大家都想辦法去發展副業,番薯酒、臘味、自制的‘土菜’都是通過新修建的柏油路運到一個個‘買家’手中的。”

近年來,裡善村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優質資源,全力發展村集體經濟,讓每個村民都能享受到村集體經濟帶來的“紅利”。67歲的曾垂連是裡善村9組村民,老伴腿腳不便,兒子常年患病,兒媳要照顧丈夫和兩個孩子,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讓像他這樣的貧困戶能就地、就近就業,裡善村建立了產業扶貧基地,帶動20余名周邊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其中貧困戶8人。

農場工作人員王瑤介紹,曾垂連是最勤快的一個,多勞多得,平均每個月有近3000元工資。目前,裡善村的24戶貧困戶96人全部脫貧,勤快的曾垂連還被評為脫貧奮進之星。

裡善村特色民居 劉偉南/攝

在裡善村,不僅村民的“荷包”漸漸鼓了,村庄環境整治的成效也從物質層面向精神層面滲透延伸:村道兩旁村民院牆的文化長廊上,展示著村民生產生活蒸蒸日上的景象,文化廣場上多了村民健身鍛煉的身影,農家書屋看書下棋的人絡繹不絕……村民有了共同的樂園,告別了“白天打工,晚上打牌”生活模式,精神風貌迅速改變,鄉村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時雨、周雙萍、劉偉南)

(責編:毛思遠、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