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一大早,貴溪市周坊鎮胡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胡琴音帶著孫子來到村口的智能扶貧水屋打水,隻見她把桶放到取水口,拿出村裡發放的取水卡一刷,清甜的直飲水就嘩嘩地涌出。“以前都是自家打井,一到下雨天井水就很渾,還有股味道。現在好了,政府給我們建設了水屋,刷一次卡兩分錢就能打滿滿一桶水。”胡琴音開心地說。
去年,貴溪市圍繞貧困群眾飲用水水質、水量、用水方便和供水保証率4項指標,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安全挨家挨戶摸情況。經過調查發現,部分群眾採用自家打井、接引山泉或自建儲水池取水,水質不穩定,且受外部環境和天氣因素影響較大。
為了確保每一名貧困群眾喝上放心水,去年10月,該市與淨水設備生產企業合作,開展“淨水行動”,根據各村的水源水質和貧困群眾分布情況,採用大型智能淨水處理機房、中型智能扶貧水屋、小型家用淨水器三種方案進行建設。今年4月,設備投入運行,1萬多名貧困群眾從此喝上了放心水。
據了解,無論是大型淨水設備、中型水屋還是家用淨水器,都運用物聯網技術安裝傳感器,設備的運行狀態、水質狀態、濾芯狀態都會實時傳回企業的雲監控平台,從而確保群眾飲水安全。(記者蔡穎輝 通訊員張志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