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這樣奮斗出來的

——修水縣馬坳鎮黃溪村脫貧奔小康側記

2020年10月07日07:58  來源:江西日報
 

白天村變企。養蠶、織被、採摘葡萄的游客,運輸蔬菜的卡車,採購苗木的客商……每天在修水縣馬坳鎮黃溪村往來穿梭。

入夜村變城。華燈、夜攤,村民漫步游步道,村廣場上舞姿蹁躚,鄰村人相約而來逛街……農村人過上了城裡生活。

誰能想到,這個如今被當地人稱為“小華西”的小山村,曾經是“好事沒有、壞事不斷,多年難變點樣”的國家級貧困村。2008年以來,該村通過大力推進產業規模化、住房城鎮化、治理民主化,農業產業強起來了,農村面貌美起來了,農民腰包鼓起來了,實現了由弱變強、由臟變美、由窮變富的華麗轉身——

12年,村級資產增至2000多萬元

——“確權確股不確地”,探索出一條精准的脫貧之路

小康鏡頭:

黃溪村圍繞“五化四有”發展目標(農業產業化、土地園林化、耕作機械化、住房城鎮化、農民工人化﹔家家有資產、戶戶有股份、人人有就業、年年有分紅),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主題,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線,堅持產業幫扶脫貧、產業富民強村,帶動了貧困戶就業增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順利脫貧退出。現在的黃溪村,家家住上了別墅,80%以上村民家有了小車,村級集體資產達2000多萬元,2019年全村銀行存款1.3億元,人均存款4萬余元,先后獲得“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西省美麗宜居村庄”“江西省3A級旅游村”等榮譽稱號。

小康之路:

因地制宜“選”產業。經過反復論証、征求意見和向專家請教,村裡認定蠶桑產業是最適合的扶貧主導產業,並於2010年冬實行水改旱,大力發展蠶桑產業。2013年7月,黃溪村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土地流轉“壯”產業。面對農戶分散經營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制約,黃溪村採取“確權確股不確地”的土地經營管理模式,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推進土地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經營。農戶的承包權按約定的租地合同體現,而經營權則在年底以村組為單位按人數進行股份分紅。這樣既解決了“有人無田種”“有田無人種”的矛盾,又可使種田農民規模經營,發展蠶桑產業。

專業合作“興”產業。黃溪村積極推行“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扶貧資金+市場”的經營模式,把有發展蠶桑產業意願的農戶(貧困戶)組織起來建立了蠶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通過實行統一簽訂合同、統一進購生產資料、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銷售“四個統一”,為分戶經營的農戶提供服務。2019年,全村蠶桑合作社收購鮮繭3200擔,產值800萬元,直接惠及141戶入社村民。

12年,村班子連續四屆全部當選

——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是脫貧奔小康的關鍵一環

小康鏡頭:

2008年12月10日,通過換屆選舉,黃溪村產生了以縣優秀民營企業家、九江市人大代表徐萬年為班長的新一屆村黨支部班子,2012年成立黨總支。通過大力開展“三培兩帶”活動,在蠶桑、蔬菜、茶葉、鄉村旅游等產業培育初期,該村黨員干部經常沖在創業第一線,用辛苦勞作帶動群眾創業致富,真正做到“帶著群眾干,干給群眾看”。如今,全村62名黨員,絕大部分是產業大戶,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真正起到了“培育一人、帶動一片、致富一方”的示范效果。

小康之路:

選優配強建班子。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2008年,為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成員,黃溪村把在外的能人以及威望較高的退休干部聚集起來,共同為黃溪謀發展。12年來,村“兩委”進行了四次換屆,班子成員連續四屆全部當選,村干部獲得了村民的高度認可和尊重。

因地制宜找路子。“黃溪村要走什麼樣的路?怎麼走?”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落差,促使村“兩委”班子轉變思維方式,提出了“五化四有”發展目標,將黃溪村打造成全省一流的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村庄。有了發展路子,定了發展目標,村“兩委”班子和當地老百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有了脫貧奔小康的齊心協力。

發展產業賺票子。黃溪村“兩委”班子通過多年的探索,創新“確權確股不確地”的土地經營管理模式,實現農戶土(林)地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轉變,使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如今,全村有502戶村民通過中心村建設集中居住,67戶貧困戶中有58戶在中心村建房居住,村民過上了城鎮化的生活。

12年,村裡培養大學生334名

——扶貧先扶智,教育先行才能阻斷貧窮代際傳播

小康鏡頭:

2008年以來,黃溪村共培養大學生344人。2019年,該村學生方榮漢以修水縣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目前,黃溪村小學共有學生320余人,不僅全村無一適齡兒童輟學,優秀的教學質量,還吸引了鄰村孩子前來就讀。

小康之路: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改變貧困面貌、建設文明鄉風,成為村民的共同期盼。2008年以來,該村不僅投資改善了村小學教學條件,而且重新優選了老師資源,一批有教學經驗、知識豐富的年輕老師走上了講台。

教育好帶來民風純,民風純塑造小康村。圍繞衛生、文化、守法等方面,黃溪村每年舉辦各種評比活動:“好村民、好媳婦、五好家庭”評選活動和勞動技能比賽,評出了感情,比出了成績﹔請專家講師來村辦培訓班,讓村民了解法律知識,吃透政策,掌握栽桑、養蠶、種菜等實用操作技能﹔組織黨員群眾代表,赴華西、小崗等地參觀考察,開闊視野,學習外地發展先進經驗……

如今在黃溪村,干事創業的激情、團結友善的熱情、扶貧幫困的真情、尊老愛幼的溫情空前高漲,處處展現出新時代美麗鄉村的動人景象。(記者 劉小榮)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