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妙手 異日重輝

——“我要去南昌 品讀海昏侯”文創明信片淺析

2020年11月06日07:10  來源:江西日報
 

歷史人物題材的繪畫往往具有較大的挑戰性。前不久,為配合南昌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開園工作,“我要去南昌 品讀海昏侯”的文創明信片由南昌市郵政部門公開發行。該套明信片由12幀連環國畫組成,由畫家支林歷時4個月創作完成,分別講述了海昏侯劉賀“尊師重學”“挑燈夜讀”“隨父拜皇”“年少登基”“書詩文才”“撫琴抒懷”“揚鞭策馬”“紋枰論道”“聞雞起舞”“飲酒賦詩”“南赴豫章”“墓鎖繁華”的傳奇人生。

崇儒尚禮:海昏侯劉賀的基本底色

劉賀的一生經歷了“王”“帝”“侯”“民”多重身份的轉變,頗具戲劇性。畫家支林借助海昏侯國遺址出土的考古材料,仔細分析了“孔子漆屏風”“漆竹書”、《論語》等尊孔尚禮的儒家傳統文化史料,繪制了這套文創明信片,把一個從小就尊孔崇儒尚禮、琴棋書畫無所不知、長大后文武雙全、立志報效國家的劉賀形象進行了一種藝術化呈現。

詩圖互見:海昏侯文創意義的生成

史詩性質的創作,往往有圖文對話等特征。支林的這一創作同樣具有這些典型特征,即有圖有詩,圖詩合一,整體呈現出一種“召喚結構”模式。如《紋枰論道》中繪有劉賀和老師的對弈,劉賀面色沉穩,右手舉起棋子,思考棋法和陣局。旁邊配詩“舉子若定細思量,決勝千裡勢不擋﹔世事如棋理同契,道術精進入堂奧”,對人物形象進行了闡釋。圖像和詩文之間構成一種“互文”,互相指涉、補充。

異日重輝:海昏侯歷史形象的重塑

對歷史人物的認識和新解、對文化遺產的挖掘和繼承、對角色意義的定位與重塑,都是歷史文化審美的時代使命和擔當。劉賀是否為“千古定評”的“荒淫”“廢帝”?從墓葬考古出土文物來看都不像。作者創作的這組作品,體現了自己的史學思考。(王子文)

(責編:邱燁、羅娜)